專題.特輯
藝術品的精神氣質,透過雕刻技法完成賦予,朱銘的技法——傳統的「大刀」和獨創的「快刀」契合他的率性自然,不刻意,不拘泥,非常鮮活。楊英風先生最先發現朱銘的大刀特色,稱賞作品上留下樸拙明顯的刀痕,傳統木刻師傅一定會仔細磨去這些刀痕,務求作品精緻細膩。朱銘在老師的啟發下,自創快刀法,出刀比思想快,避免了思想干擾,不像傳統雕刻那樣細細琢磨,而是一如行雲流水,順其自然,一刀兩刀三刀下去,作品渾然天成。朱銘說他的雕刻,下刀的痕迹都很明顯,十分粗獷。大刀和快刀,朱銘如數家珍,十分樂意與眾分享:「人的腦袋裏裝了太多東西,老師教的、在外面所吸收的,都記在腦中,一動腦筋,這些東西都跑出來干擾,沒辦法控制。動刀稍為慢了半拍,楊老師所教的方法就跑出來。這樣的作品就有別人的影子。要讓思想跟不上我的刀,就能把思想成見甩掉。」如此這般,「朱銘風格」誕生了。那麼,大刀和快刀什麼時候使出,有哪些具體作品呢?原來,在鄉土系列中,朱銘已運用大刀刻牛、刻雞,以神取勝,不求形似,使得技巧日趨簡單圓熟。他邊說邊比劃着:「看看雞那麼小,刀那麼大,我用十刀馬上刻成。看,刀的痕迹那麼明顯。」
搜尋文章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