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與回應
今年,我過了一個不是很平靜的中秋節,還不到中午就收到老友黃輔棠從臉書傳來的私訊:「香華姐中秋節快樂!孔捷生在九月號《明報月刊》發表了一篇〈負劍愁人多背井〉,內中有寫到您和柏老。他託我問您有無看到此文?...
沈寧一再炒作他父親沈蘇儒是我媽陳璉當年潛在的初戀情人,我相當懷疑。一、從常理說,我父親對這事應是最敏感的,他回憶說,我媽當年總嫌他「太沒詩意」,那誰有呢?他說我媽曾說起過一個姓錢(?)的,因為錢不願摻...
回應了何重嘉女士的長文之後,近日又收到《明報月刊》轉來梁基永先生的大文,匆匆讀過,覺得與何女士的文章大同小異,沒有需要再詳細回應了。此處我只提出三點。首先,梁文說我在《明報月刊》所發表陳璧君女士致先父...
《陳克文日記》(下稱《日記》)自出版之後,引起史學界的關注,由於牽涉重要史事,多與汪精衛南京政權有關,遂引起汪精衛家屬的反響,汪先生的外孫女,何重嘉女士撰寫了一篇讀後回應,由筆者翻譯並修改後,發表於《...
筆者以「第三勢力」為一大研究方向,撰寫〈胡永祥與《祖國周刊》之研究〉、〈從《海瀾》看「綠背」雜誌之起落〉等多篇論文,探討「第三勢力」三十多份報刊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發展及意義,帶出「第三勢力」是香港文化...
余英時先生在〈友聯諸君多來自新亞同門〉(下稱余文)中,憶述友聯出版社(下稱友聯)同寅、《祖國周刊》的歷史,以及友聯與新亞書院同學的關係,令筆者回憶起撰寫《胡永祥及祖國周刊之研究》博士論文時,研究胡永祥...
《青年樂園》又名《青樂》,是香港的一份周報,創刊於一九五六年四月,在「六七暴動」期間被英國當局控以煽動罪,勒令於一九六七年十一月停刊,共出版十一年半。筆者早已慢慢地忘記了這個「戰友組織」,直至二○一四...
2017-9-29
二〇一七年十月號
上個月本刊刊登了一位關心《老子》的讀者投書,這位署名「一讀者」的先生或者女士說:「《老子》首章,其實文義淺顯如下:『道』(道理學問)及『名』(名物知識),並非『常不變』也(即老子主張『自然規律』乃不斷...
《明報月刊》六月號劉銳紹先生《六七暴動「三把火」燒鍋烹肉》一文,引述了內地《黨史縱橫》一九九七年第八期刊登的一篇署名厲松、題為《高瞻遠矚 果斷英明—文革中周恩來阻止進軍香港》的文章,並稱此文「較能說明...
2017-8-29
二〇一七年九月號
敬啟者︰一、《老子》首章,其實文義淺顯如下︰「道」﹙道理學問﹚及「名」﹙名物知識﹚,並非「常不變」也﹙即老子主張「自然規律」乃不斷演變者也!故他又主張需順乎「自然」之變也,亦即「道法自然」說也﹚!二、...
2017-7-28
二〇一七年八月號
西門丁在《明報月刊》五月號的文章《「六七風暴」的前因後果》(下稱「西文」),筆者有以下評說。一、在命名問題上,「西文」綜合各方提法有:「六七暴動」、「反英抗暴」、「六七群眾運動」和港英的騷亂之說。我要...
年來本人因工作及家庭關係甚少在港,近日參加一摯友壽宴,席間另一朋友送我一份《文匯報》剪報,細看方知原來是吳康民老校長撰文對刊於去年《明報月刊》六月號的拙文《淺談文革對香港的影響》,其中提及當年愛國學校...
2017-1-28
二〇一七年二月號
貴刊二○一六年五月號載韓少功題《文革權力的分配與競爭》的文章,該文試圖以十九、二十世紀經濟學的邏輯解釋文革現象。韓指參加文革的群眾都是若虛若實的逐利者,他將文革一波又一波的鬥爭,演繹為如當今投機市場的...
2016-1-28
二〇一六年二月號
編輯先生大鑒:近日拜讀了貴刊二○一四年十一月登載的《宋淇先生書札(一)》,相當過癮。但第五封的一處編者注可能不準確。第五十頁第一欄,宋淇先生提到「霍張二人」,貴刊注云「張」指「張愛玲」。經查宋淇先生結...
正在加載更多...
搜尋文章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