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7日 (星期四) 最新文章 如歌的行板——永遠的詩人及編者瘂弦
我成為文革結束後首屆七七屆大學生,回城讀書之時,正是朦朧詩和傷痕文學濫觴之際。除了應付學業,大部分時間是詩歌愛好者,在圖書館樂此不疲地追尋中外詩聖,也私下寫現代詩。及至東渡日本,便涉獵到台灣的詩人群體。當時初讀洛夫、瘂弦(王慶麟)、余光中、鄭愁予等人的詩歌,便認為自徐志摩、臧克家、何其芳、艾青等抗戰前後的詩人群體之外,內戰結束之後的中國詩壇主流,正是在台灣。
欲觀看全文,請登記成為《明報月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明報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