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書話
2019-1-29
二〇一九年二月號
「Potluck」──鍋的運氣?(吳富強)

近來一連寫了幾篇和食物翻譯有關的文章,在搜集資料過程中,多次碰到「Potluck」這個簡單但有趣的英文名詞。也許是風氣流行,近期不少談及食物的文章都會提及「Potluck」,但大多直接用上英文「Portluck」,大慨是因為「Potluck」背後帶着厚厚的北美文化底蘊,不容易找到一個滿意的翻譯。

「Potluck」是一個合併詞(Portmanteau),字面十分淺白,「Pot」就是煮食用的鍋,「luck」就是運氣。但「Potluck」並不是指「鍋的運氣」,而是指你將會吃什麼東西或碰到什麼的運氣,又或是一種聚餐的形式。

「Potluck」可以是指因客人意外到訪,主人沒有為客人特別預備晚餐,只好視乎廚房有的現成食物,請客人將就一下應付過去。在這情形下,「鍋的運氣」就變成了客人的口福,主人鍋裏燒什麼菜,你就吃什麼。這種情形下「Potluck」就有「家常便飯」或者是廣東話說的「食一餐冇餸飯」的意思。

「I wasn’t expecting you for dinner, You are welcome to stay, if you don’t mind taking potluck.」

「沒想到你會留得這麼晚,就一起吃一頓家常便飯好嗎?」

將這個意念再引申一下,「Potluck」也被用作形容「碰運氣」,一些沒有經事先安排,只嘗試去碰碰運氣的情況。例如沒有訂位,只好到餐廳碰運氣。

「Since we didn’t make a booking, we had to take potluck when we arrived the restaurant.」

「我們沒有訂位,去到餐廳再碰碰運氣。」

「Potluck Dinner」這個名詞亦常用於形容一種原本盛行於北美而現時在香港也很流行的聚餐方式概念。根據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Potluck Dinner」是「a meal to which each guest brings some food, which is then shared out among the guests」。此外亦有所謂「Free Potluck Dinner」,即是客人可帶可不帶食物,悉隨尊便。而香港亦有這種聚餐的形式,亦分為客人可帶或不帶食物兩種,但都統稱為「大食會」。

用「大食會」來翻譯「Potluck Dinner」或「Free Potluck Dinner」頗能帶出「Potluck Dinner」中「luck」那種碰運氣的意思,因為與會的朋友各帶一菜,事先並不知道其他朋友會帶些什麼。我們會吃上什麼,就得視乎自己「有沒有食神」(即有沒有口福)。再者「大食會」也有望文生義的效果,明確說明是一大群朋友,大堆食物,大吃一頓的聚餐會。但「大食會」一詞在香港以外並不流行,所以在大中華地區可能會產生歧義。香港以外地區,「Potluck Dinner」多被稱為「百樂餐」,在陸谷孫《英漢大詞典》(上海譯文出版社)中,「Potluck Dinner」是(參加聚餐的每個人各帶一菜餚供共享的)百樂餐。

「百樂餐」這個譯名也頗為貼切,在音譯方面,比「大食會」更勝一籌。包含了百家歡聚,樂享佳餚,一起聚餐的意思。「百樂」跟「Potluck」的發音很接近,加上「餐」很明顯指出這是一個與食有關的聚會。至於「Free Potluck Dinner」則只需加上「自由」二字,變成「自由百樂餐」就可以了。

「Potluck Dinner」這個看似簡單的詞彙,無論翻成「大食會」或「百樂餐」都總有不足之處,即無法把英文原文的意思,百分百翻譯出來。「Potluck Dinner」之所以難譯是因為這並不是中國人傳統觀念中的一種聚餐方式,中國人特別請你回家吃飯是一樁大事,一定會悉心安排,對於像「Potluck Dinner」這種請人家吃飯還要客人自攜菜餚的方式實在難以想像。也就是這種文化差異令翻譯「Potluck Dinner」變得不容易。

譯者在翻譯外來物品或概念時往往會碰到像「Potluck Dinner」這種難以翻譯甚或不可翻譯即所謂「Untranslatable」的情況,而「Potluck Dinner」恰恰就是文化上不可翻譯(Cultural Untranslatable)的一個例子。這種不可翻譯的例子經常出現於外來食物的合併詞如「Froyo」、「Milkshake」和「Ice Cream」等等的翻譯上。

如何迎難而上將不可譯變為可譯是譯者的一大挑戰。把「Potluck Dinner」以音譯加意譯翻成「百樂」就是其中一種最常用的方法,要將一些漢語本來沒有的概念或物品翻譯成漢語,最簡單的方法是音譯。但受眾較難明白以音譯方法譯入漢語而產生的新詞,舉例說「Taxi」的音譯「的士」,就不知花了多長的時間才融入到大中華的詞彙,時至今日「打的」已普遍用來表示召喚計程車了。

而「百樂餐」就是利用這種音譯加意譯的方法,透過音譯的「百樂」後綴上的意譯「餐」字,像畫龍點睛似的點出「Potluck」(百樂)是一種聚餐的形式。按同一方法,先前提及的「Froyo」就可翻成「冰乳酪」,「Milkshake」就可翻成「奶昔」,而「Ice cream」則可翻成「冰淇淋」了。像「百樂餐」一樣,這些詞彙當時都為中文所無,經過歷史洗禮後,部分就會像「拿鐵」(Latte)、「卡布奇諾」(Cappuccino)」、「摩卡」(Mocha)等這些很奇特的音譯外來語一樣,漸漸成為我們日常語言的一部分。

至於「Potluck Dinner」最終會以「百樂餐」這個譯名融入漢語,還是「大食會」這個香港的叫法會像「的士」演變成「打的」一樣流行於大中華呢?無論結果如何,都可以說明外來詞的翻譯是一項有趣而又具挑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