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特輯
有這樣一個歷史場景:「文革」初期的上海,一位老人,身着舊長衫,腰間繫着一根麻繩,在街頭悲鳴:「中國文化亡了!」這位老人就是著名學者熊十力先生。熊先生在「文革」狂潮的衝擊下,精神失常了。細想當時的中國大陸,又何嘗不是一個巨大的瘋人院?制度失常了,社會失常了,文化也失常了。同一時期,金庸先生在香港創立《明報月刊》,也是出於「存亡繼絕」的精神,為中國文化保存血脈,傳承薪火。
每一場歷史巨變,都會波及文化。例如《南渡北歸》這本很有名的書,記述了一九四九年的歷史轉捩點上,中國知識分子的選擇以及他們後來的命運。一九四九年以後,中國文化的血脈實際上是南遷了,有一部分遷到了台灣,有一部分遷到了香港。例如傅斯年先生主持台灣大學,錢穆先生創立香港新亞書院,等等,等等,這些文化變遷都是隨着巨大的政治、社會變動而發生的。熊十力先生當年哀歎「中國文化亡了」,我們今天來看,其實中國文化沒有亡。文化還是很頑強,每一場巨變之後文化都會有重組,都會重新找到出路。
我注意到一些著名的學者在歷史變局中的文化思考,例如錢穆先生認為中國文化有相容性,主張「守舊開新」,守住我們固有的文化精粹,同時要接受新的外來文化。唐君毅先生指出,中國文化具有農業社會的特點,且強調一元,排斥多元。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缺陷都有所反思。剛才劉再復先生講到孔子在中國文化中的境遇,我也有同感。在五四運動之後,胡適先生提倡「整理國故」,也就是在打倒孔家店之後,要重新反思文化。張申府先生也提出要「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要還原真正的孔子。
(如欲閱讀全文,可選擇明報月刊iPad版,或到各大書報攤購買。)
(講者為著名歷史學家、時評家。本文根據二○一六年十一月二日在香港浸會大學「中國文化的精神出路」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演講提綱及錄音整理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