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特輯
2019-1-29
二〇一九年二月號
特約特輯:香港作聯三十周年系列活動文學講座──「我的創作觀」側記(禾 素)

二○一八年十一月三日,水秀山明的香港科技大學迎來了一批尊貴的客人,他們為香港作家聯會三十周年慶典系列活動「我的創作觀」文學講座而來。

文學講座在科技大學史維校長的演講中拉開序幕。史維校長說雖然他不是搞文學的,但文學一直陪伴他的人生路;儘管科技大學沒有文學方面的學位,但今天各位大家能夠親臨科技大學講學,是他以及在場學生感到榮幸的事。他只有一個簡單的願望,就是大家能夠在此交換意見,互相學習。

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先生表示:首先最令他感動的是史維校長,自家搞文學的不懂科學,但人家搞科學的卻是以文學作為素養,文學一直陪伴他的人生。讓潘會長感動的還有科技大學的同學,學理科的學生,卻保留對文學的一份熱愛,看講台下的學生,不由心生感動。「看來文學教育還是要從高等教育做起呀!」潘會長感慨地對台下的嘉賓和學生說。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劉劍梅教授形容:當日到場的主講嘉賓及到場嘉賓皆是中國海內外作家隊伍中的英雄豪傑,各路好漢和俠女雲集於「清水灣」,有如華山論劍,只不過論的是文學之劍,為此她對潘耀明會長策劃及組織的這場活動表示真誠謝意。

清水灣論劍  名家紛談創作觀

中國作家協會鐵凝主席是當日第一講主講嘉賓。她開講即贈香港科技大學學子們八個字:「精神抖擻,英姿勃發」。鐵凝主席意味深長地說道:「我寫作與其說是為了要告訴讀者什麼,不如說是在向文學討生命吧。文學應當有力量驚醒生命的生機,彈撥沉睡在我們胸中尚未響起的琴弦,文學更應當有勇氣,凸顯其照亮生命、敲打心扉、呵護美善、勘探世界的本分。這可以說是我心中的文學的本意。」

台灣散文家張曉風女士以「所有事物都必須變化」這個概念闡述了自己的文學創作觀,她說文學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就是比別人回頭再看一眼,把歷史記錄下來;而文學對她來說,就是回頭看那一眼。

台灣詩人鄭愁予先生說:「談到文學與詩的時候,我總不忘我的童年。」他說氣質決定內容,氣質決定形式。「古人常說有三不朽:立言、立德、立功,我認為應加上立美(詩歌)一項。」

台灣小說家李昂女士說:「我現在要爭取的就是一個年長的作家應該拓展的新的契機和空間,我不會停下來,我不是那隻回頭的小鹿,我要一直向前奔跑,前面還有很多事在等我去做。」

曾長居台港的小說家施叔青女士表示,寫作就是為了實現一個使命:「女性作家不能夠在大河小說的園地缺席。我的香港、台灣兩個三部曲,以小說形式為百年香港、台灣歷史立傳,為的是要站在女性立場找回詮釋歷史的權力,顛覆傳統男性價值觀的歷史書寫。」

中國作家協會李敬澤副主席說:「文是文明的根本,也是文學的根本,我們之所以有文字,之所以有文章,就是不僅僅要用文字寫出我們的本來,還要寫出我們可能是什麼,寫出我們的想像,寫出我們的創造,我們還要創造自己。」 

台灣小說家駱以軍先生說他在上一環節聽各位大師發言的時候,真的是百感交集。他說希望有一天也能像剛才那些閃光的巨星們一樣,坐在這裏,給你們講動人而好聽的故事。

來自馬來西亞的華文作家戴小華女士說到自己的創作觀:「我創作,不是因為我有才華才寫,而是我的情感受到了某種強烈的撞擊和敲打,讓我不能不寫,似乎不寫出來,身心就無法得到安頓。我的創作觀,其實都會被所看過的書,所受過的教育,所處的社會環境及政治局勢所影響,這些影響也都快速地濃縮在已經過去的創作實踐中。」

曾是重度抑鬱症以及癌症病患者的深圳作家協會主席李蘭妮女士這樣說:「作家是有使命的,我寫作是自救,也是想助人求救。文學與精神病學於她而言是新奇、獨特的視角,它與人的命運暗中緊密相連。」

來自新加坡的原甸先生指出作家的造就無非就是兩種條件:一是小的家庭,二是大的社會。他說我們的靈魂很重要,靈魂的蓋子如果你把它打開,那將是一個全新的、無限豐富的潘朵拉的盒子。當這個靈魂跳出來的時候,他想作家們是寫之不盡、用之不絕的。

台灣詩人張香華女士因身體原因,無法到現場演講,由她的好朋友徐榮昌先生代讀文稿。張女士說:「提起我的創作觀,應該尋根從我的閱讀說起。我認為一個寫作人如果心中沒有堅持、對人生不求超越,只是賣弄一下筆墨,那麼寫跟不寫其實是沒有什麼差別的……」

講座四個美好的聚合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張雙慶教授為香港作家聯會三十周年十二位名家的講座用四個聚合作了一個完美的總結,我想在此引用作為本文的結尾亦十分適合:一、以文會友,作家與讀者的一次交流、聚合;二、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們一次美好的聚合;三、不同文體、不同創作方向的一次聚合;四、科技大學與文學的一次聚合。

(本文圖片由香港科技大學提供。作者為香港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