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特輯
不少人把佔領運動與五四運動相提並論,認為前者亦是「一場文化運動」,是「繼承了五四青年建設民主的現代中國的夢想」,以公民抗命方式爭取「真普選」的精神,與五四運動一脈相承。藉着五四運動百周年的日子,本文試從國人前赴後繼尋求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之道的角度,就佔領運動和香港前路,作一粗淺探討。
從弱國無外交說起
眾所周知,爆發五四運動的核心因素是弱國無外交,遭人欺侮—儘管中國是戰勝國的一員,在巴黎和會提出收回租界一事時,卻因觸及列強的既得利益被置若罔聞,甚至將德國在華權益轉交日本,因而激起國人尤其年輕學子的怒憤。除上街示威外,他們更上下求索,尋求強國富民之道。千里之外的香港市民亦敵愾同仇,走上街頭、罷買日貨,以示抗議。
謀求國富民強、民族復興,到底該寄望全盤西化,抑或按自身情況進行折衷變革,一直是五四運動,乃至百多年來各種社會改革的爭辯焦點;而香港既是中國國力盛衰的見證,其成功亦建基於人文薈萃、通權達變,彼此實可相互借鑑。
要而言之,鴉片戰爭戰敗簽訂城下之盟與割讓香港,標誌着大清帝國走向衰落,歐美則被視為楷模,乃學習對象。在謀求中興的變革中,士大夫師法強國,但考慮到自身歷史與文化底蘊,乃採取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法。惟因未能解決深層次的社會與政治問題以失敗告終,同時更被師法西洋、進行更全面變革的日本比了下去。甲午戰爭敗北促使更多國人主張更徹底的西化變革,戊戌維新正是呼應這種訴求,骨幹成員由光緒皇帝到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都是風華正茂,運動同樣因捲入政治鬥爭而夭折。由於國力衰敗頹勢不止,西化運動又未竟其功,社會隨後湧現一股不反躬自省、且求諸怪力亂神的盲動力量,爆發了煽動民粹主義的義和團運動,高呼「扶清滅洋」,結果招來八國聯軍的攻伐與連串城下之盟。
為挽狂瀾,清廷倉卒推行晚清新政。此時朝廷上下、新舊精英對西洋文化已一坐盡傾,出現「唯泰西是效」的意識。這股提倡揚棄中國文化、推行全盤西化的思潮,甚至主張「廢除漢文」,代之以「萬國新語」,可見當時社會正瀰漫強烈的文化自卑感。這場晚清新政亦如戊戌維新一樣,推行不久即在炮火中劃上句號。
兩岸分道揚鑣後的西化情況
推翻滿清創立中華民國,為無數國人重燃希望。然而,這種新形勢極其短暫,袁世凱復辟稱帝,令年輕精英再度幻滅,對根深柢固的封建思想尤其痛恨,如陳獨秀便出版《新青年》,高呼受傳統文化荼毒未深的年輕世代學習新思想、新價值、新知識,期盼社會藉「新陳代謝」而脫胎換骨。
在歷次變革無功、國家仍陷水深火熱的時代,經歷文化醒覺的熱血青年,在社會運動中身先士卒,熱切向全面西化靠攏,實不難理解。當然,那時亦有學者如辜鴻銘、梁漱溟等堅持因應中國文化與傳統,進行敦本務實的變革,統稱折衷變革,惟這種觀點在家國瀕亡之際難免乏人問津。
五四運動之前,沙俄爆發十月革命,之後建立了共產政權,引起全球注視,並產生一個重要問題:全盤西化的道路到底應「選擇哪一種西化」?受俄國革命的影響,運動中堅人物陳獨秀,選擇以列寧為師的社會主義道路;受負笈美國影響的另一中堅人物胡適,則選擇以杜威為師的資本主義道路。政治理念迥異令兩人分道揚鑣,並影響了中國的政治發展路向。
往後的發展不少人知之甚詳,陳獨秀牽頭創立了中國共產黨,日後迅速發展並取得江山,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受到這巨大成就的鼓舞,施政更傾向全盤西化,到文革時,更視中國傳統文化為草芥,不只摒棄,更要毁掉。另一邊廂,國民政府也力求吸納西方之長,棄中國傳統如敝屣,直至退守台灣後,才因應大陸全盤西化的文革,推出一場復興中華文化運動,以爭取資本主義國家和華僑的支持,樹立台灣乃中華文化正統繼承者的形象。該運動強調「並非是傳統遺產的全盤接受,而是『以倫理、民主、科學為本質』的文化建設,所要宣揚的是『傳統優良文化』。」這是自新文化運動以來一直被高舉的民主與科學,被放在道德大旗之後,反映中國傳統文化再受肯定,這場文化建設則屬於折衷模式。
歷史是弔詭的。隨着文革結束,全盤西化運動亦戛然告終,轉而踏上改革開放、具中國特式的社會主義道路,着眼點是經濟實用,政治層面基本維持不變,這做法與洋務運動時期強調「技」和「用」的實效,不觸碰政治或管治問題理氣相通。至今,這一輪變革看來因走對了方向,中國終可逐步脫貧,甚至擠身強國之林。然而,當大陸深化改革之時,台灣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再推動巨變,包括解除戒嚴令,開放黨禁、報禁,其後更舉行總統直選,實現政黨輪替,即在短短十餘年間在政治制度上完成了全盤西化的變革。
從變革中「西化成分」多寡的角度看,大陸和台灣之間在八九十年代再次出現方向性的調整,改變了兩地的前進軌跡和發展動力。其一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大陸,儘管某些經濟運作被指比資本主義社會還要資本主義,並取得矚目成就,但政治上奉行「一黨執政」和「政黨協商」,一直成為各方攻擊的要害。其二是實行政治制度全盤西化的台灣,過程中沒出現亂局,政黨輪替亦無流血衝突,公民社會質素備受推崇,但落實西方式民主後,政治爭拗持續,內耗不息,政府民望低迷,民生經濟也乏善可陳。
佔領運動具五四的瑕疵
香港是一個獨特的地方,因中國國力滑落而淪為英國殖民地,然後在中國夯實發展根基後回歸祖國,實行史無前例的「一國兩制」。一路走來,香港的成功發展,並非倚仗全盤西化,而是以實利掛帥,講求協商,不走極端,例如長期實行「二元法制」以包容中國法律和習慣、待人處事講求靈活變通以謀求穩定和發展,以及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維持具濃厚折衷色彩的資本主義制度。
從此角度看,佔領運動亦具有五四運動的瑕疵:參與者爭取政制改革,宛如當年摸索國家復興之道時,掉進了非黑即白的誤區,受挫時更傾向全盤西化。以特首普選辦法的爭拗為例,初期爭取一人一票全民普選,後來聚焦「是否符合國際標準」,進而形成一個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有「公民提名」便符合「國際標準」,是「真普選」;反之,非一步到位的「袋住先」方案,則不符合「國際標準」,屬「假普選」。此情況恰像五四運動時在全盤西化與折衷變革中二選其一的局面。結果因折衷模式被判定為「假」而被摒棄,政制發展原地踏步。然而,運動失敗令部分青年變得激進,甚至滋生分離主義,呼喚香港獨立,此點卻與五四運動的愛國情懷南轅北轍,亦為「一國兩制」帶來衝擊。若然此風不止,繼續往激進方向走,勢必動搖香港長遠發展的基石。
毋庸置疑,近代中國曾因國力衰弱招來列強欺凌,在尋找富民強國的方法時被苫蒙荊,得出的教訓是:連番改革不成功,總是再往西方文化傾斜,甚至嘗試全盤西化,最終始發現是誤入歧途;原因是中國的文化底蘊深厚,幅員及人口又極為龐大,變革時「唯泰西是效」、搗毀自身文化,反會造成更大破壞。五四運動一個甲子時,國家推行了「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不再走全盤西化的發展道路,並取得佳績,這讓國人體會到,在多元化的世界,成功的竅門,並非只有西方模式,而是審時度勢,按自身條件走自己的道路。
香港自開埠以還一直奉行這種行遠自邇、從實利出發的發展策略,參與改革開放亦抱持相同心態,從而帶領社會及經濟穩步向前。國際形勢愈趨複雜,後五四運動的百年曲折道路,清楚展示實事求是的理性思考、不以意識形態掛帥、不空談政治理想,才更有利於「一國兩制」實踐,更能推動香港與國家走上另一發展台階。
(鄭宏泰為香港中文大學全球中國研究聯合召集人、社會與政治發展研究中心聯席主任;尹寶珊為香港亞太研究所研究主任。本文部分內容出自《香港新青年》,香港:香港亞太研究所,二○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