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一直想寫一篇關於戈揚(一九一六─二○○九)和高瑜的文章。手上的這張照片,是十年前和高瑜在紐約一起去安養院探望戈揚時留下的。如今戈揚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高瑜則失去了自由,代表共和國兩代女記者的良心就此湮滅了。
北京聚會識戈揚
和戈揚、高瑜的相識是在一九八八年的春天。經歷了胡耀邦被逼下台、反自由化的一陣寒流後,各地的自由派名流第一次在北京聚會。這是北京《新觀察》雜誌和上海《文匯報》聯合舉辦的紀念五四座談會。會議主辦方指名上海市委宣傳部老部長王元化、剛下台的前部長潘維明和我三人務必出席。新交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戈揚和高瑜。戈揚是《新觀察》主編,開會前一天就到元化先生下榻的酒店來拜訪他。此時,我正在元化的房間裏陪他聊天。七十二歲的戈揚老太太容貌端莊,步履輕盈,性格開朗,操一口帶有蘇北口音的普通話。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年輕得多,讓人真不敢相信她曾被打成右派,經歷了二十二年的苦難。戈揚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參加了共產黨,在抗戰初期的重慶,她和鄧穎超一起在宋慶齡的「新生活婦女指導委員會」工作,兩人成為摯友。皖南事變後,鄧穎超介紹戈揚去新四軍做戰地記者,先後擔任新四軍新華分社社長、新華社華東總社副總編輯和上海分社社長。當年才華橫溢的戈揚、楊剛、浦熙修和彭子岡被黨內稱為新聞界「四大花旦」,是中共第一代女記者中的佼佼者。一九五七年反右時,這「四大花旦」無一倖免都被打成右派。正直敢言的戈揚因堅持新聞自由而被開除黨籍,帶着三個年幼的兒女流放到北大荒。直到一九七八年才重新擔任復刊的《新觀察》主編。這本雜誌很快成為自由派知識分子的言論重地。
(如欲閱讀全文,可選擇明報月刊iPad版,或到各大書報攤購買。)
(作者是香港資深傳媒人。)
搜尋文章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