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上世紀八十年代學界有一種說法「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海外」。其實,也可以這麼說,真正的中國研究在海外。究其原因,或許是內地學者「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或許是內地迄今學術沒有多少自由,研究仍有禁區。例如,毛澤東、文革、「六四」都不是可以自由探討的。在海外的中國研究領域,華裔學者又比洋學者更勝一籌。因為後者對中國的理解畢竟有隔膜,往往給人隔靴撓癢的感覺。而在華裔學者中,真正令我欽佩的唯有金耀基、余英時和許倬雲先生。在他們身上既有西方自由主義精神,又有中國文人傳統,在學術上各有所長,堪稱海外中國研究三大家。
成為金耀基教授的入室弟子
一九九四年夏,我到香港投身新聞界後並未作長期打算,仍希望回學校繼續中斷的學業。當年十二月,中文大學舉行「第三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我在會場上見到金耀基教授。先前在上海曾有過一面之交,他的《從傳統到現代》是第一本系統闡述中國現代化問題的名著,我曾經反覆讀過。因此,寒暄幾句後就約定時間去拜訪他。幾天後如約去中文大學,在文信樓的副校長辦公室,金先生和我品茗閒聊。他戴着一副玳瑁邊眼鏡,嘴上叼着煙斗,一口帶浙江口音的國語,說話時總是面帶笑容,妙語連珠。在出國前的幾年裏,我的學術興趣是研究傳統文化和現代化的關係,金先生在這方面的精闢見解,對我來說有如醍醐灌頂。於是我講了離開上海之後的經歷,對他說:「如果你願意收我做博士研究生,我就留在香港,不再回UCLA了。」金先生滿口答應,當場囑咐秘書告訴我如何辦入學手續。我就此成為金先生的入室弟子。
(如欲閱讀全文,可到「網上商店」購買下載版,或到各大書報攤購買印刷本。)
搜尋文章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