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2020-2-28
二〇二〇年二月號
用中國舞宣揚中國文化──專訪裴長青(Kelly James 撰、孟 歆 譯)

訪問學者裴長青的行程並不總是順利的。在她從多倫多轉機到Athens Ohio的途中,行李丟失了三天,但到達Athens 的時候,正值「勞工假」(Labor's Day),她非常有禮貌地沒有打擾在大學工作的同事去尋求幫助。然而,一踏進校園,一切都改變了。「這裏有許多善良友好的人們。」裴說:「就像是一家人,他們為我做了許多。」

傳遞中國舞的訊息

在二○一八至二○一九學年,裴致力於通過分享她在中國舞蹈方面的專業知識,用以回報俄亥俄大學舞蹈學院同事的善意。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的學生,認真聽她介紹中國舞,講解中國古典舞的動作規律和運動形式的理論,並進行訓練。她在俄亥俄大學的時光,以為該校的第九屆世界音樂與舞蹈節創作的《琵琶》達到高峰。裴稱讚參與表演的學生成功地體現了中國舞蹈的韻律和審美風格:「他們知道自己是誰,在做什麼。他們知道為什麼要在那一刻起舞,動作的意義是什麼。他們也體會到那些不僅是單一動作的組合。」

裴在學校的九個月裏,她全神貫注地向學生講解中國舞。她介紹,中國舞是由中國古典舞和中國民間舞兩部分組成。中國古典舞的核心來自對形、神、勁、律的綜合運用,並以「圓」為運動的核心。裴承認,要理解抽象的中國舞蹈概念,尤其是要堅持在你的腦海中真正看到你想要的每一種形式,「對美國的學生來說,這是相當困難的」。裴說:「但是這裏的學生能夠理解,因為他們非常專業。也許有時他們能明白舞步,身體卻找不到韻律和節奏,但這沒關係。有時我也找不到它!介紹中國文化,傳遞中國舞的訊息,不正是我此行的目的嗎?」

裴對舞蹈的熱愛是在她五歲那年,「我生長在中國的一個小城市,有一天和同學們一起去看舞蹈演出,我好奇地看着舞台上那個圓圓的『月亮』追隨着舞者移動,好羡慕她能在『月亮』中起舞,等長大了才知道那是追光。正是從那一刻起,我立志成為一名舞者。我相信總有一天,我也會在『月亮』下起舞。」

這段經歷激發了裴努力追求舞蹈的未來。在甘肅省歌舞團她參與了舞劇《絲路花雨》和《箜篌引》的演出,並擔任女主角。隨後,她在著名的北京舞蹈學院獲得了藝術學士學位,並在那裏任教七年。之後,裴在香港理工大學獲得中國文化碩士學位的同時繼續教授舞蹈。在二○○二年完成香港舞蹈團導師工作一年之後,她進入香港演藝學院任教,已有十四年之久。

深層次理解中國文化

裴也非常感謝有機會將她的知識帶到俄亥俄大學,以及她在舞蹈學院受到的熱情接待。她希望她對中國舞蹈的傳授,不僅在舞蹈方面能夠幫助到學生,並希望他們能更深層次地理解中國文化。「這就是為什麼我想分享這些東西。如果人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不了解你的文化,或者你的國家,就難以有很好的交流。但是如果更多的人熟悉東方哲學和中國文化,也許會更容易溝通和建立良好的關係。我很高興有機會做這件事。」

Travis D. Gatling,舞蹈學院藝術總監兼院長認為,裴的訪問肯定完成和推進了東西方的一次對話。「俄亥俄大學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傳統,並將國際訪問學者帶進校園進行創作和學術交流。」他說:「我們很高興有機會邀請裴長青來舞蹈學院,向我們的學生和老師介紹中國舞、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她豐富了我們的全球視野和文化體驗,這是寶貴的,更重要的是這些是必要的。長青的出現使我們堅信,舞蹈是一種聯繫我們所有人的世界性語言,使我們成為一個更大的全球社會的一部分。」Gatling還表示,他希望俄亥俄大學舞蹈學院與香港演藝學院(HKAPA),能夠建立起一個長期合作的夥伴關係,為進行交流提供條件。

裴將於五月返香港。她說,在這座城市度過了美好的時光,在Athens的經歷讓她充滿活力,並為接下來的生活做好了準備。「在已經過去的十五年之後,我想,讓我醒醒吧!讓我思考一下,我的生命是什麼?我想探索什麼?我的觀點是什麼,我想去哪裏?人生短暫,你必須記住讓自己快樂。你有多少個十五年呢?」

不管裴下一步要做什麼,不管她要去哪裏,毫無疑問,她都會帶着「月亮」一起分享。

(作者為俄亥俄大學學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