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2024-1-30
二〇二四年二月號
美國總統圖書館聯合聲明的美中不足(汪威廉)

美國政壇的現狀,民主與共和兩黨分別代表左右兩派的理念與利益,雙方爭奪和惡鬥,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去年九月七日,十三間總統圖書館集體發表聯合聲明,對現今極化的社會氣氛危及民主表達關切,並呼籲全國重新思考包括法治精神與多元信念在內的基本原則。從第三十一位胡佛總統到第四十四位奧巴馬總統共有十四位總統,但只有十三間圖書館,當中德懷特.艾森豪威爾總統圖書館以事先未曾跟他們商討為由,沒有簽名,才變成一件只有十三間圖書館的聯名文告。

歷史上,紀念美國總統的圖書館早就存在了。二戰結束十年,由國會通過《總統圖書館法》(Presidential Library Act of 1955)議案之後才制度化。總統圖書館除了收藏資料及提供研究服務之外,還要保護及發揚憲法中的自由和民權的理念,推行公民教育。雖然文告中沒有提到具體實施方案,也可說是振聾發聵,用意好極了。至於有一間圖書館缺席,乃為美中不足的憾事。

由喬治.布殊和奧巴馬發起

原來,整個計劃是由比較「後輩」的喬治.布殊和奧巴馬兩位的總統圖書館發起、策劃與執行的。他們代表新世紀的政治領袖,深知如何應對及解決當代問題。二○○一年,紐約市區發生了「九.一一」慘劇之後,喬治.布殊總統在二○○二年的《國會咨文》中,宣讀《布殊宣言》(Bush Doctrine),強調保衛國土,不惜一戰,形成一股強硬的右派作風。然而,在其任內,對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國的長期戰爭,造成經濟蕭條、國力衰退。或因此,在他任滿退休之後,在政治意識方面已經有極大的改變,判若兩人。至於奧巴馬總統,由於其本身背景,加上長期在芝加哥政黨派系的影響之下,內政方面的平權、保健、社會服務等政策越走越左;在國際舞台上,他熱心保護地球政策,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中簽署《巴黎協議》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這些政策,對後世當有久遠的影響。

事實上,總統圖書館聯合聲明文件的宗旨、籌劃與執行,全部由尚在籌辦期間的奧巴馬總統圖書館執行長Valerie Jarrett主持的。她原來是芝加哥市長Richard M. Daley的得力助手。一九九一年,奧巴馬剛從哈佛畢業後到芝加哥就業時,就是由她指定的助理Michelle Robinson幫助他安定一切。這位Robinson小姐成為今天的奧巴馬夫人,他們三人交情之深,可想而知。後來,她當然成為白宮最親信助手之一。前國防部長Robert Gates在其回憶錄中說,他被徵詢入閣時,必須先跟擁有三十多位職員的Jarrett辦公廳面試。紅極一時的白宮高級參謀Rahm Emanuel與David Axelrod兩人,亦曾討論向Illinois州長推薦Jarrett補缺奧巴馬的參議員職位。最有趣的是,二○一八年,ABC電台Roseanne Barr節目的主持人,曾在當時的「推特」(現改為X)對她出言不遜,節目就被迫停播了。可見其權勢之大。而今,奧巴馬總統的基金會及圖書館等機構的執行長,非她莫屬。如此大忙人,也許忽略了那間地處偏遠且外型簡陋的艾森豪威爾總統圖書館?

艾森豪威爾任內的兩黨合作

艾森豪威爾總統的圖書館也許不重要,但提到艾帥其人,有些事情跟我們要談的政黨合作問題有關。一般人認為,總統的職位,登峰造極。但在其心目中,擔任過歐洲盟軍統帥,早是一位超越國界的領袖了。另一方面,軍人原來應該是無黨無派。當他退伍回國,改以文人身份,就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時,設立「戰爭與和平研究所」(Saltzman Institute of War and Peace Studies),雖為個人興趣,也是發揮專長。答應投入總統選戰後,屬於哪一個政黨,屬個人臨時自由選擇,可見其黨派色調淡薄。在其總統任內,常有兩黨合作的紀錄。一九五七年,蘇聯發射Sputnik一號,首度把人送上太空,艾帥感到科技落人之後,催促兩黨討論,國會很快就完成了設立太空總署(NASA)的法案。十一年之後,才有岩士唐(Neil Armstrong)登上月球的壯舉。內政方面,通過以及實施平衡預算與基礎建設的多種法案。再者,南北戰爭之後,最重要的《民權法案》(Civil Right Act of 1957),也是在他手中完成的。

希望軍人守住「厚道」的底線

除了歷史上的「南北戰爭」之外,美國本地相對平靜。艾帥長期征戰國外的經驗,領悟到所謂「代理人戰爭」(Proxy War)的奧秘與心態。意思是,作為戰爭的第三者,參加與旁觀而得到名譽和利益的人不在少數,因此他要提醒大家,為人謀而不忠乎?此外,以第三者的角度看事件,能增加客觀度。戰爭是殘酷而無情的。他希望軍人要守住「厚道」的底線。從這一觀點而出發,則具有「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胸襟與情懷了。

羅斯福總統在位十三年後,加上杜魯門總統八年,長期一黨專政,腐化的現象很明顯。艾帥最討厭政客,他上台後,重用商家。也許還談不上是用人「多元化」,但算是一種改革與實驗。另一方面,今天的華府,居民結構以少數族群為多數,也是在其當政時期形成的。後來,換成甘迺迪總統,他另有哈佛學府派的新作風,看中了「知識分子」。接着,詹森總統原是國會出身,他又以議會龍頭的身份,抓住機會,完成連串的立法程序,終於實現其「大社會」(Great Society)的政治理念。

一般人的心目中,也許「艾克」(Ike)只是一個「老粗」,我倒認為他是現代最傑出而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 他的圖書館在團體聯合宣言的缺席,人言無所謂,我則深感遺憾矣。

(作者為旅居美國的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