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專稿
五十年前,六七事件在香港歷史中添上不可磨滅的痕跡,不少學者至今仍然致力於探求事件背後的真相,渴望還歷史本來面貌。為了以客觀、中立的態度還原六七事件的真相,本刊於二○一七年六月十三日舉辦「六七暴動與香港的歷史發展」座談會,由總編輯兼總經理潘耀明先生擔任召集人,邀請了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及公眾歷史研究中心名譽高級研究員丁新豹博士擔任主持人,與九位來自不同界別、不同年齡層的嘉賓交流對六七事件的看法,他們包括: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港區代表吳亮星先生、香港足球總會副主席貝鈞奇先生、香港政策研究所董事暨行政總裁馮可強先生、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盧偉力副教授、香港見證一九六七主席林占士先生、六七動力研究社副社長陸德成先生、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助理教授王迪安博士、香港大學法律專業學系助理教授吳海傑博士和香港見證一九六七義務司庫張偉成先生。
座談會開始,潘耀明表示十分高興能夠在這麼短時間邀請到如此有份量的專家前來參與。他生動地說出這個座談會的目的:「有人說,歷史就像少女,誰都可以打扮。今年適逢六七事件五十年,我們《明報月刊》舉辦這個座談會,是希望能夠客觀、中立反映六七事件,還歷史真相。」
丁新豹接下來主持會議:「六七事件的影響並未因時間而淡化,反而隨着相關的研究愈來愈深入,使其在香港歷史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他指出,歷年來,各方對六七事件的性質多有爭議,右派指六七為「暴動」,左派稱其「反英抗暴」,而英國官方則以「衝突」一詞描述事件,丁新豹邀請各嘉賓各抒己見,以助釐清六七事件的歷史性質。
(如欲閱讀全文,可到「網上商店」購買下載版,或到各大書報攤購買印刷本。)
(記錄、整理者為本刊實習生。)
搜尋文章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