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資訊
2020-7-31
二〇二〇年八月號
要棄用Telegram?(REFRACT)

「我送你的公仔在你房中暗凝視着你,偶爾碰到的目光真的竟能弄碎了波板糖」(出自本地樂隊AMK《山頂公仔波板糖》)。當你向朋友傳一個笑話,同時有三個人在笑:你、你的朋友,還有監視你們的國安人員……

雨傘運動開始後,香港人的手機多了Telegram這個應用程式。六年過去,Telegram在香港早已不是單純的通訊軟件,而是宗教信仰,它早不再具備實際安全性,為了通訊安全,我們都應該盡快棄用Telegram。

二○一四年,香港社運人士甚至純粹關心社運的人,都習慣使用Telegram,但它真的安全嗎?當年,和它對比的是相對簡陋的WhatsApp,理所當然大家有充足理由使用前者,但在今天眼光看來,Telegram已是極為落後,甚至連WhatsApp都不如。

點對點加密(End-to-end encryption,E2EE)是現代通訊安全基本功,簡單講,即是除通訊雙方外,電訊或網路服務供應商,以及通訊軟件提供者本身,所有第三者都沒有辦法讀取訊息—今天看來再也基本不過的私隱設定,在過去卻並非必然—在點對點加密流行前,我們的通訊資料是毫無保障的無掩雞籠。

早於二○一六年,WhatsApp已將所有對話預設啟用點對點加密,反觀Telegram雖然同樣擁有這門技術,卻需要用家另外啟用秘密聊天(Secret Chat),但你自問,曾使用過秘密聊天嗎?如此一來,Telegram的安全性比WhatsApp低得多,它只是社運人士的宗教信仰,甚至可以說是潮流產物。

當然,這也不代表WhatsApp安全。由於WhatsApp以電話號碼為基礎,監控方可以單純地物理破解—只要其中一人的手機被取得了,所有人的電話資料都會一覽無遺;近期受全港追捧的Signal呢?抱歉,Signal也是需要透過電話登記的,更無法隱藏電話號碼,同樣有不少風險。暫時看來,最安全的通訊軟件就只有以電郵為基礎、受瑞士數據法保護的Wire,但在香港,它卻沒理由地不獲重視。

美國科幻小說家劉宇昆在作品《摺紙動物園》其中一章〈完美配對〉中,便描繪了一個充滿監控的世界,即使你做足準備將手機關機甚至屏蔽,監控者還是可以透過打字的頻率來重建打字內容—小說中這種全面監控的世界,離我們還遠嗎?當然,沒有什麼是完全安全的,只有比較安全和比較不安全而已,但往往,愈簡單的通訊方式反而愈安全—這一刻,你終於明白臥底為什麼總要約在天台談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