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資訊
2020-11-27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號
北韓也流行植物肉?(REFRACT)

「齋滷味,細個就已經食。齋滷味,至正係拜山食。」電影《春田花花同學會》的主題曲琅琅上口,大唱着齋滷味的美好。齋滷味是什麼?簡單理解,就是素肉。以植物製成、口感外型均與傳統肉類相似的素肉(Plant-Based Meat)近年大行其道,在年輕人和環保人士之間非常流行。自從早前麥當勞將其引入,並找來女星林嘉欣為其代言後,素肉更成為城中熱話。

有人支持,認為多一個素食選擇總是好事;同時亦有人反對,認為植物肉只是跨國企業的最新賺錢工具,而且對人體健康百害而無一利,食素的人只應該吃菜吃豆,等等。無論如何,素肉盛行是必然趨勢,再多的反對和指責也是徒勞,我們最好還是及早加深認識。

現時其中一間知名的植物肉企業,就是市值八十億美元的Beyond Meat(BYND)。它近期股價大跌,原因竟是因為麥當勞計劃推出素肉漢堡。照道理,連一間指標性快餐企業也有意使用素肉,對素肉龍頭Beyond Meat來說應該是好消息,但其股價卻插水式急跌,原因是麥當勞只公布將會生產植物肉漢堡,卻沒有提及原料供應商。後來,Beyond Meat表明麥當勞將會推出的素漢堡,原料是由兩方共同研發,其股價才止跌回升。

其實,對西方社會而言,素肉仍然算是新事物,因此才可以作為新經濟股在股市熱炒;但在亞洲,素肉發展其實早就一日千里。上海菜中,早就有以蛋白模仿蟹肉的賽螃蟹(假如你接受奶蛋素),而香港地亦「自古以來」擁有傳統小食齋雞粒、齋燒鵝、齋鮑魚和齋叉燒等齋滷味,不需太多包裝,早就將素肉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而中國亦流行各種素肉小食,例如有素雞骨棒、素烤雞、素肥牛,售價十元八塊,是很多中國人的童年回憶,它們名字和味道都不同,實際上全都是大豆製品。有趣的是,其中一個素肉品牌叫「朝鮮一族」—原來,北韓也是亞洲研發素肉的表表者。

是的,北韓也有「未來肉」,但它實際上非常復古。北韓國民其中一款小食,就是「人造肉飯」,名字簡單直接,沒有冠冕堂皇的包裝。人造肉飯價格低廉,飽腹感大,相當受歡迎,而它實際上,就是以豆皮包着飯,再淋上醬料的街頭小食,售價大概一至二港元一份。對,你沒有看錯,一至兩蚊左右,就能買到人造肉飯。當中環白領要花費一百元買植物肉午餐時,北韓人花一兩元就食到素肉。

素肉深受文藝青年所愛,但食素無分高低。無論是歐美流行的植物肉也好,還是北韓流行的「人間煉肉」也好,大家都是平等而不錯的食物選擇—有得揀才是老闆,一切重點,在於選擇。食素對地球有益這一點,相信不會有人反對,而食素肉本來就不應該有那麼多爭議,因為素肉本是平常事,未來亦將有更多公司加入植物肉戰場。當然,假如味道可以更像真,營養價值可以繼續進步,那絕對是好事,但反對素肉者的心態,實在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