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動向
2016-9-30
二〇一六年十月號
《幹校六記》與《幹校札記》 (邢小群)

今年五月二十五日,作家楊絳以一百零四歲高齡與世長辭。她的散文《幹校六記》再度成為公眾議論的話題。五七幹校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一頁傷心史。一九八○年中共通過了否定文革的決議,次年楊絳的《幹校六記》面世。此書不同於當時流行的傷痕文學,採取「哀而不傷,怨而不怒」的筆調,回顧幹校生活的六個片段。這樣述說,是代表了更高的美學境界,還是一種聰明的文化選擇?爭議從楊絳生前一直持續到身後。
有意思的是,就在楊絳駕鶴西歸之前,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另一本名字相近的書:《幹校札記》,講述的是同一所幹校的故事。作者徐方和楊絳不是一代人,今年六十二歲,當時隨母親張純音來到這所幹校,是一個十五歲的小女孩。這本書與《幹校六記》互為補充,可以讓人感受到幹校生活的更多側面。
碩學鴻儒還原為活生生的人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本是「藏龍卧虎」之地。人們用「學部一條蟲,社會一條龍」形容這些高級知識分子:文學所的錢鐘書、何其芳,語言所的呂叔湘、丁聲樹、陸志韋,經濟所的駱耕漠、巫寶三、顧準。然而,文革中他們從北京下放到位於河南息縣農村的五七幹校後,不但由龍變蟲,甚至還不如泥淖裏的一條蟲。在徐方筆下,語言所賣飯票的呂叔湘、文學所斜挎大帆布包天天取郵件的錢鍾書、餵豬餵出了境界的何其芳、搓麻繩的俞平伯,僅僅點到即止,重點是她熟悉的幾位名賢……

(如欲閱讀全文,可選擇明報月刊iPad版,或到各大書報攤購買。)

(作者是內地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