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生
美國這場世紀選戰令整個世界屏息觀望。以我三十五年居美體驗,以前選民各擁其黨都政治文明,言行得體。朋友、鄰居、同事間也免談政治,那是美國交際禁忌之一。自特朗普現世,美國肉眼可見地出現社會動盪、文化撕裂、...
我居美三十五年,有一半人生繞入新大陸的光陰年輪,於是目睹了美國移風易俗的漸變。
你從哪裏來?不妨從一枝一葉的生活小品說起。前些天我們夫婦在社區散步,遇上一戶女主人出來拿郵件,便互相寒暄。這位白人大嬸...
余英時前輩堪稱士人表率。他從歷史與思想中淬煉而成的善惡標準,貫穿了他的一生,亦傾注於他所有的著作。他的指點絕非教我在大是大非面前背過身去。
我知道這是無聲的忌日。但它不應該是。
那天我在暴風眼裏,...
新年伊始,屈指數來離開故國已三十五年,我身歷之種種已沉積為歷史,嵌入記憶岩層的更深部。本文卻不欲提自己的事情,只用簡約筆墨去給一位美麗女性勾勒素描,她是那件歷史事件的符號式人物。
她叫杜憲。上世紀八...
我去國之前不曾參加過什麼政黨,來美三十多年,也沒親近過任何組織。正所謂「君子不黨」。二○二○年,如閒雲野鶴的我被朋友拉入微信群,我欣然接受,只緣那個群多是我欽佩的同代人,亦為上世紀思想解放年代的盜火者...
美國高中英語課薦讀的《白鯨》(Moby-dick,or The Whale)終於不敵時代變遷,黯然下架。我兒子讀高中時寫過一篇作業就是《白鯨》讀後感;這部書亦是我少年時代對美國文學的入門讀物。能讓兩代...
這個故事儼然夾在二十世紀末卷的書籤,一代人的生死歌哭被濃縮為個人敍事,如棱鏡折射出光譜。
讀周蜜蜜新著《亂世孤魂—我與羅海星,從惠吉西二坊二號到唐寧街十號》,不免心潮翻捲。我是那個時代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歲是我人生急轉彎的標誌牌,就像解不開的記憶繩結,串聯着前半生與後一半。而香港是命運扁舟短暫繫纜的埠頭,那時寄身西貢區黃麖地背山面海的一間村屋。苦夏逼人,心情抑鬱無法讀書,只亂翻報刊。不...
台灣張大春贈我書法墨寶,無以為報,便回贈小詩,有此一聯:「負劍愁人多背井,濯纓儒俠每投淵。」摘句為題,以記與台灣文友的交集。
認識台灣文學的起點
我見過第一位台灣作家是聶華苓。那是一九八○年春,我...
一九八九年末,我從香港飛抵美國,機翼下面展開的是遼廣而陌生的山川原野。我自忖回歸有期,沒想到會在這片土壤上扎根。孰知歷史血污的一頁至今未翻過去,它只是被封存,禁止閱覽。於是我在大洋彼岸三十幾年,落地生...
她以筆成名,又因筆遭罪;度盡劫厄後又被陌生時代所嫌棄;她所有不甘都化為刺向宿敵的怒目;她應得的同情、悲憫與尊敬,都被她自己撕得粉碎;她死得寂寞,身後始知,她的生命力比那些宿敵要長久。這就是丁玲。
學...
〈泊萬縣〉:「岸上疏燈如倦眼,中天月色似懷人。臥聽舷邊東逝水,江濤先我下夔門。」這首七絕是汪曾祺三峽紀行之作。一九八四年春,我與汪曾祺、林斤瀾、劉心武到西安參加文學筆會,而後入川,遊歷巴蜀名勝。汪曾祺...
一個人無法選擇降生方式,卻有可能選擇告別世界的方式。余英時先生離去得如此從容優雅,使我的悲痛化為仰慕。余先生與老友疑似話別的最後通話,幾個小時後的凌晨,前輩便在夢中圓寂。唯有臻達此等境界,才能淡定參透...
不知如何寫這群人,和他們不但隔了一個時代,還隔着攀援青藤的藩籬。細數文化大樹的繁枝綠葉,文學葉脈最形象化,而音樂葉脈最抽象。就像同一星系的星辰互相輝映,卻各有軌跡。那是一群老音樂家,並非我認識的劉索拉...
九十年代初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當訪問學者,租住湖濱公寓。後來右鄰遷入兩個年輕男子,模樣白淨斯文,待人有禮,卻羞澀內向。兩人下班後就出雙入對,形影不離。他們一起垂釣,或並肩坐在湖邊冥想,直到夕陽餘暉黯淡了他...
一九八九年歲尾,我幾經蹉跎延宕,終於離開香港飛抵美國。飛機降落那刻,眼底展開的是一片遼廣而陌生的土地。漫長的流亡開始了。
那是我一生最頹唐的時段,即便當初未成年就到僻壤當知青,那種陌生與疏離,無非是...
方方(圓圖)日記捲起的風暴,令我目瞪口呆。許是離鄉已久,委實無法想像一個文化事件能引致舉國討伐,而且水準竟如此反智逆常識。這使我想起英國作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短篇小說《盲人鄉》─英國登山隊途經安第...
一九八三年,高行健請我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看他的《絕對信號》、《車站》,那是先鋒戲劇登上中國劇壇之始。記得很多年輕人圍上來問:「有沒有富餘票?」這兩部先鋒劇在小劇場演出,當時大劇院上演白樺的《吳王金戈越...
文臣武將都渴望青史留名,至於留名野史,畢竟勝於「爾曹身與名俱裂」。然而揚名於汗青竹簡又或說書人驚堂木,天差地別!其實野史也承載了很多文化符號和民族記憶。余英時先生回憶童年到少年那段山中歲月,我讀來頗有...
正在加載更多...
搜尋文章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