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動向
2018-7-28
二〇一八年八月號
彼得.柏格的社會學旅程(鄭政恆)

二○一七年初,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和波蘭社會學大師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與世長辭,半年過後,當代著名社會學家彼得.柏格(Peter Berger,另譯貝格爾.伯格、貝格爾.伯杰)溘然長逝,享年八十有八。
彼得.柏格一九二九年生於奧地利維也納,二次大戰後移居美國,一九五四年在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The New School)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他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長期任教於波士頓大學,在社會學和宗教研究方面的貢獻最大(柏格是路德宗教徒)。一九八五年,他擔任波士頓大學的「文化、宗教與世界事務研究所」總監,直到二○一○年。


社會學的人文取向
柏格著作甚多,尤其重要的四部上世紀六十年代著作是《社會學導引─人文取向的透視》(Invitation to Sociology: A Humanistic Perspective,一九六三)、《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一九六六,合著)、《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The Sacred Canopy: 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一九六七)、《天使的傳言─現代社會與超自然的再發現》(A Rumor of Angels: Modern Society and the Rediscovery of the Supernatural,一九六九)。
以上四部上世紀六十年代著作,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建構社會學的人文取向和相關理論,包括《社會學導引》和《知識社會學》。《社會學導引》旨在通向「社會學是一門人文主義的學科」,將社會學從科學主義抽離,並重視人性價值、道德意義、人的境遇。
《知識社會學》是柏格與前年逝世的湯瑪斯.盧克曼(Thomas Luckmann)合著的知識社會學專書,重點討論現實是由社會所建構,社會經歷了外在化(externalization)、客觀化(objectivation)以及內在化(internalization)的過程,首先是人透過語言和身心活動將自身的存在投入到社會中,然後社會世界成為一個比個體更大的客觀實體,而最終社會以社會化投射到個體意識,將個體導入社會的客觀世界之中,並成為社會的產物,簡單而言,社會就是「內而外,再外而內」的過程。

 

(如欲閱讀全文,可到「網上商店」購買下載版,或到各大書報攤購買印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