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動向
詩人及作家楊牧(王靖獻)三月十三日在台北國泰醫院辭世,享年七十九歲。消息來得突然,震驚台灣文壇。王教授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赴美,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比較文學博士。歷任麻薩諸塞、普林斯頓、華盛頓大學教授。也曾寓居香港,為香港科技大學人社院創院人之一及講座教授。晚年選擇回歸故鄉花蓮,曾任東華大學人社院院長,創辦以創作為號召的「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首創國立大學「駐校作家」制度。
雖然大多時間旅居美國,但他創作量豐沛、聲譽不衰,同時是卓越詩人、散文家、翻譯家、編輯家。像這般「學貫中西、詩文兼美」資深作家,或只二○一七年底去世的余光中,及二○一八年辭世的洛夫(莫洛夫)兩大詩人,位置相當。余光中、洛夫兩人同齡,皆一九二八年出生,前者享年八十九,後者九十歲。實際上近年問世的《台灣現代詩史》便將三位詩人列在「戰後最重要詩人」的同等位置。
與余光中、洛夫同樣,楊牧「文學之路起步很早」,也一樣終其一生創作能量不衰,著作等身。不同的是:楊牧一九四○年出生,比他們小了十二歲。其次,楊牧在台灣花蓮出生、成長;不同於前兩位,是一九四九年前後隨國府來台大陸人。以上僅是年齡與籍貫的外緣差異,就內緣「文學歷程」言,楊牧與他們明顯不同處:更在文學路上擁有兩個筆名—「葉珊」與「楊牧」,且分別成就亮麗的寫作成果。
抒情浪漫少年葉珊
作家擁有幾個筆名不是重點,特別的是文學旅程之「雙重成就」:葉珊與楊牧分別在華文文壇留下典範作品,這是當代文學史少見的。最近讀到年輕作家感歎:說他是「最難以成為」的作家典範,因為「很難找到在兩種以上之文類都成為經典的作家」。
詩人早慧具體形貌,星星如何升起,當從一九六○年代「葉珊時期」拉開序幕。葉珊第一本詩集《水之湄》出版於一九六○年,這年他二十歲。前一年剛從花蓮高中考進台中東海大學,顯見中學時期已大量發表詩作。實情是進入大學之前,十九歲少年葉珊已列名《創世紀》詩刊編輯委員。
出書隔年,高雄「大業書店」推出堪稱經典的《六十年代詩選》。選集裏介紹「這位戴寬邊眼鏡現年二十歲」的東海大學生:「性格內向,常以沉思與默想度日」。又說他:「詩風沉靜,旋律悠柔而間呈英發之氣。……無疑的,葉珊是我們最有才華和最令人喜愛的詩人。」
大四那年二十三歲,葉珊再度由「藍星」出第二本詩集《花季》。大學畢業赴金門服兵役,退伍後即出國,進美國愛荷華大學詩創作班。一九六六年,台北「文星書店」出版他第三本詩集《燈船》,及抒情唯美《葉珊散文集》。這年他二十六歲,已在美國取得藝術碩士學位,台灣文壇也有不小的名氣;須知能在主流之「文星書店」出書已令人側目,何況一口氣出版兩本。
張健教授編印出版的現代詩講義,稱葉珊是「抒情詩的能手」,善用比興,善於塑造氣氛;三部詩集「顯示了一個多情有才的少年詩人的面貌與風姿」。當年詩集印量不多,加上「文星」不久關門,詩人於是將三本詩集整編成一冊,取名《非渡集》,於一九六九年出版,總結他十年間走過的抒情道路。
早年新詩讀者究竟有限。真正廣受讀者歡迎,大大暢銷於書市的,其實是同時問世的《葉珊散文集》。此書映現的是他十九至二十五歲間「感情和思想的投影」—寫金門的水井和馬燈,寫愛荷華校園的秋雨,字裏行間唯美迷人的風格,如徐志摩般浪漫抒情之散文修辭,成為年輕人最喜愛讀物,文藝青年幾乎人手一冊。《葉珊散文集》從最早文星版、大林版到後來重新修訂成「定本」的洪範版,五十多年來長銷不衰,直到新世紀仍是從未斷版的文學經典。專欄作家顏擇雅認為:此書是華語散文創作一個高峰,它「證明少年強說愁,只要文辭夠富麗,絕對可以寫出一流的散文」。
知性思慮楊牧情懷
出版散文集這年,他離開愛荷華到加州柏克萊攻讀比較文學,成為陳世驤教授的學生。出版《非渡集》時二十九歲,通過博士資格考。隔年一九七○年,一邊撰寫博士論文,一邊離開柏克萊到麻州大學擔任講師,並開始與林衡哲醫師合編「新潮叢書」,由志文出版社在台印行。從學生變成老師,從作家兼任主編,這年三十歲,開啟了楊牧文學旅程的一九七○年代。
一九七一年出版第四本詩集《傳說》,列入志文「新潮叢書」;又以百行長詩〈十二星象練習曲〉獲得台北第一屆「詩宗獎」。此詩作於反戰氣氛濃厚的柏克萊校園,當時雖是旁觀者,卻能以敏銳嗅覺,取戰爭、死亡、性愛題材,組成一座龐大象徵體系。這年取得博士學位,年底赴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任教。
一九七二年很重要,因為是「楊牧」誕生的年份。第一次以「楊牧」筆名開始在林海音主編的《純文學》雜誌發表〈年輪〉。為什麼換筆名?用他的話,因為厭倦自己創造的散文形式與風格,一心想要改變。下面的話時常被引用,他說:「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不變即是死亡。」
《年輪》一九七六年出版,是他第二本散文集,卻是「楊牧第一本書」。在挑戰自己的情緒下,他誓言寫一本「完整的書;一篇長長的長長的散文,而不是許多篇短短的短短的散文」。這些心緒與文體轉變,多少看到「葉珊」蛻變為「楊牧」的過程。學者詩人如何從理想夢幻與抒情浪漫,走向凝練含蓄、知性思慮與現實情懷,轉折期發生在七十年代。散文之外,八十年代以前他還出版了四部詩集,包括志文的《瓶中稿》,洪範的《北斗行》、《禁忌的遊戲》、《海岸七疊》,以及一本形式特別的現代詩劇《吳鳳》。這些文本呈現愈加濃厚的事詩風格以及古典神話與歷史題材。
兼併中西傳統與現代
近八十年人生裏,四分之三歲月貢獻給文學創作;楊牧六十年寫作生涯,從形式到內容一直繁複多變。除了詩人、散文家,他也是翻譯家、編輯家。細數他的出版品:詩集二十部、散文十六部,以及評論集十部,文學翻譯六部,還不包括他在洪範書店編輯的數十種散文作家與作品選集。
三十二歲改為「楊牧」筆名之後,創作風格從浪漫抒情轉為更多的人文視界,有意識地介入社會關懷與歷史探問。最具代表性作品,即一九八七年起陸續推出的自傳體式散文:《山風海雨》、《方向歸零》和《昔我往矣》。以後將三部合而為一,成為二○○三年出版的《奇萊前書》;二○○九年再出版《奇萊後書》。奇萊系列結合虛擬與真實,是對故鄉花蓮歷史與記憶的「再詮釋、再創造」,既是他散文寫作另一次試驗,也達到散文創作另一個巔峰。
關於楊牧文學特質,散文家陳列說得最好。他的總結是:「從表象上看,楊牧一貫維持抒情風格與浪漫主義的書寫調子,但在深層結構中,則流動他的知性思慮與現實主義的批判參與情懷。很少作家能將兩者融於一爐,也很少作家能出入其中雍然自得。這是楊牧文本不易為讀者所知,並被視為晦澀難解的原因。」分析非常透澈,楊牧奇萊系列以及後來諸文集,相信讀者是不會太多的。
二○○○年楊牧獲頒台灣第四屆國家文藝獎,讚辭提到:「楊牧先生創作風格與實俱進,不追逐流行,不依附權力,特立獨行,批判精神未嘗稍減,允為台灣文學的重鎮。」海外研究華文現代詩的奚密教授,傾向把楊牧放在更大範圍的「現代漢詩歷史」裏討論。她說:「就創作的質和量加起來看的話,我個人會認為,楊牧是現代漢詩史上,最偉大的詩人、成就最高的詩人」(二○一四年楊牧紀錄片)。研究台灣現代詩史,目前任教淡江大學的楊宗翰教授,在聯合副刊發表楊牧紀念文章,結論寫道:「接受西方文學,融會中國經典,根植台灣本土,楊牧無疑正是完整的新時代知識分子」,一個博大精深的「文藝復興人」。
(本文圖片無特別註明的皆由應鳳凰提供。作者為本刊特約記者、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