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動向
2021-3-30
二〇二一年四月號
馬來西亞非華裔中文人才放異彩(蕭偉基)

最近幾個月,有一首情歌《阿拉斯加海灣》在神州大地爆紅,在抖音、TikTok等影音分享平台共獲得超過三億次的觀賞。創作和演唱這首歌曲的並非華人,而是馬來西亞一位年輕的馬來裔創作歌手菲道爾(Firdhaus)。今年二十二歲的菲道爾,從小學到中學都是就讀華文學校,因此能夠純熟的使用中文,也充分展現了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的成功。事實上,隨着中國經濟崛起,中文的經濟價值水漲船高,馬來西亞已有越來越多的非華裔將子女送往華校就學,並培養了不少中文造詣頗高的非華裔人才,例如中文新聞主播、中文節目主持人、中醫、中文老師等,成為馬國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線。

華文教育在馬國持續發展

菲道爾於一九九八年出生於馬國柔佛州,由於父親有許多華人朋友,因此就把孩子送往華校就讀,華文小學畢業後進入寬柔中學古來分校,二○一六年畢業。寬柔中學是馬國六十一所華文獨立中學當中最大的一間,共有三所分校,學生總人數超過一萬一千人。菲道爾在校期間即曾參加在中國舉行的「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他原本只是餐廳駐唱歌手,後來在影音平台分享創作的歌曲而大受歡迎。他除了創作中文歌曲,也展現跨文化特色,創作具本土味的歌曲。他認為進入華校的最大收穫是能夠多學一種語言和文化。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國家,在約三千萬人口中,馬來人約佔六成,其次是約二成三的華人。由於華人非常堅持捍衛母語教育,因此儘管面對打壓和挑戰,華文教育在馬國發展約兩百年來不曾中斷,從小學、中學到大專,為台海兩岸三地以外擁有最完整華文教育體系的國家。

目前在馬來西亞有近一千三百所的華文小學(簡稱華小),除了國文(馬來文)和英文外,其他科目皆以華文教學。馬國華人絕大部分將子女送往華小就學,而在目前全馬五十一萬名華小學生中,非華裔比例約兩成,比十年前大幅提高了近一倍,反映了華文教育的吸引力。

在中學方面,馬國有六十一所由民間自辦、不受政府資助的華文獨立中學(簡稱獨中),而華校組織「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簡稱董總)和「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簡稱教總)(兩者合稱董教總)主辦的「獨中統考」,更是獲得包括香港在內的世界各地大學名校所認可。除了獨中外,馬國還有八十一所獲政府資助的華文中學,這些華文中學的華文科為必修科,但其他科目則以馬來語教學。馬國尚有三間民辦華文大專,分別是在中部雪蘭莪州的新紀元大學學院、在南部柔佛州的南方大學學院,以及在北部檳城的韓江傳媒大學學院。

進佔中文媒體、教華文、學中醫

除了菲道爾外,近年吸引眼球的還有於去年上任的馬國史上首位馬來裔電視華語新聞主播拉絲達(Rasyidah)(圓圖),她之所以會進華校讀書,是因為小時候學鋼琴時因同學大部分是華人而她卻無法溝通,因此要求父母把她送往華校讀書。她在華小畢業後,進入華文獨中深造,曾就讀怡保深齋中學和吉隆坡循人中學。

拉絲達說,學了華文後,對事件的想法有比較廣闊的視野,例如對一個課題,她不僅可以了解馬來社群的看法,也能夠知道華人的角度。她進入電視台後最初是進入馬來新聞組,後來在華人上司的鼓勵下,轉到華文新聞組,並且努力練習,每每在同事晚上下班後她仍在錄音棚內練習,並請老師指導,甚至走在街上看到中文字都會不自覺的念起來。

在拉絲達之前,馬來西亞中文電視台「八度空間」就已有一位馬來裔主持人巴麒(Baki Zainal),他以幽默風趣的風格主持《橫行八道》等節目,頗受好評。一九八一年出生的巴麒,為寬柔中學畢業生。

事實上,在馬來西亞中文演藝圈,早在八十年代已有印度裔歌手唱中文歌,當中最知名的是莫翰(Simon Mohan)(圓圖),他從小生長在華人村莊,因此學會了廣東話與客家話,入學後他也就讀華小,畢業後進入必修華文科的三德中學。莫翰懂得華語(普通話)、粵語、閩南語、客家語,因此在秀場中如魚得水,廣受觀眾喜愛,也曾經上過香港的電視節目,並推出過一系列中國風的專輯,更娶華人女子為妻。

除了莫翰,小黑(Raju Kumara)是另一位進入華人歌唱圈的印度裔歌手,他也是從小成長於華人村莊,並進入華小就讀。他在九十年代在新加坡的選秀節目中獲勝,進入演藝圈後以演唱閩南語歌曲而聞名。

非華裔人才不僅進佔中文媒體與演藝圈,馬國近年還出現馬來裔教師在華校教華文,在覺民華小教華文的華蒂雅(Fathiah)就是其中一人,她在馬六甲出生成長,華小畢業後進入新山的寬柔中學就讀。她的活潑教學方式甚受學生歡迎,她的同事甚至稱讚她的中華文化與中國歷史造詣比許多華人還高。

中華文化的吸引力不僅在中文,同樣在馬六甲出生的慕絲蒂卡(Mustika)(圓圖),在培風中學畢業後,對中醫產生興趣,前往上海中醫藥大學深造。她認為中醫最吸引她的是《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一個非華裔要當中醫,肯定會面對不少的障礙和質疑,但慕絲蒂卡堅持跳出舒適圈,走出文化定位的框框,撕掉種族膚色的標籤,超越自我。

回顧歷史,早在半世紀前就已有馬來人進入華校就讀,甚至取得頗高的成就。曾任馬來亞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的鄔拜德拉(Obaidellah),一九四五年出生於吉蘭丹州,小學在華小就讀,中學就讀於寬柔,時任校長王宓文為著名歷史學家王賡武之父。他在王宓文的推薦下於一九六七年進入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就讀,畢業後返馬進入馬來亞大學深造,取得中文系碩士學位,隨後在馬大任教。他曾在一個訪談中表示,當年共有十三名馬來裔學生在台灣讀大學,全部都具馬國華校生背景。

從以上例子可見,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不但超越種族藩籬,培育不同族群的人才,更是馬國族群融合的一道橋梁,甚至是馬來西亞之驕傲。

(作者為本刊特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