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動向
西方的漢學家,要了解中國文化,其困難的原因,在於壽命太短。譬如一個美國人,出生在中部,考進柏克萊大學或哈佛,讀漢學或亞洲語文系,必須在鄉間打好英語基礎,還要讀一兩門歐洲語,開始讀中文已經十三四歲,用功考入美國大學。此時他的中文程度,最多相當一名小學六年級的中國兒童。然後還要讀古文、歷史、中國思想、現代史。窮一生的精力,不可能了解通透。
尤其中文多典故。例如:「我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區區一語,就有複雜的歷史背景:伯仁原名周顗,字伯仁,出身西晉世家大族。其父周浚是一位將軍,曾參與滅吳的統一戰爭。後來東晉豪門大族王導的兄長王敦,起兵反晉,弟弟王導怕家族受牽連,決定先向當政的晉元帝坦白,表示此事與自己無關,和王敦已經劃清界線云云。其時,他的好朋友周顗為晉元帝身邊的紅人,官居高位,為人講義氣,王導希望周顗能替他向晉元帝說點好話,基於周顗深獲晉元帝信任,他相信只要有周顗向晉元帝力保,王導那一門即可平安。
周顗心中明白,也願意幫助老朋友,但此事很「敏感」,不能張揚,所以沒有明確保證成功,也沒有推辭,只答應盡力。王導深怕周顗不肯開口,第二天一早,率領眾子弟到宮門外,一齊下跪,見周顗上朝,起身拉着老朋友,低聲哀求:「伯仁兄,我全家一百口性命,就靠你了。」
但周顗當作沒有聽見,昂首入宮。王導遂率領眾子弟,繼續在宮外下跪請罪。大半天之後,周顗出來了,王導起身迎接,但周顗不理,拂袖而自言自語:「今年殺諸賊奴,當取金印如斗大,繫肘後。」意思是:這下子我「立功」了,幫國家除掉一個反賊,能得到一個金牌,掛在身上了。
周顗這番話,其實是在其他閒人面前演戲,以免宮門外的人看見,以為他與王導私通人情。其實周顗回家,私下還多寫了一封奏摺,上呈晉元帝,力保王導沒有與反賊王敦勾結。
然而,王導只聽見他表面說的這句話,又憤怒又失望,覺得老友不但沒有幫自己,還蓄意落井下石。
後來王敦攻入京城,政變成功,自封丞相,總攬朝政。對於周顗這位前朝重臣,王敦計劃重用,知道弟弟王導了解周顗,尋求王導意見。王導自始至終,一言不發,王敦覺得既然周顗不可用,下令將他處死。
後來,王導整理中書省文件,才發現周顗曾極力為他辯白的奏章。周顗一直在維護他,只是從不在他面前表示過。王導當場痛哭流涕,說出一句千古名言:「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
這句今日家傳戶曉的名言,背後有一段如此血淚故事,涉及複雜的歷史和倫理。一個西方的漢學家,一生如何有足夠的時間和機心了解中國人政治心計?
同理,精通英文,除了學文法與詞彙,還要兼通典故。狄更斯小說《塊肉餘生錄》(David Copperfield)有一個角色叫做Micawber。這位米哥柏先生,一事無成,一生都在幻想會交上好運氣,可是機會從來沒有在他面前出現。英文常用Micawber這個人物泛指社會上不策劃前途、喜歡沉迷幻想的樂天派,並由此人發展出一個名詞Micawberism:盲目的樂觀情緒。
這類典故,涉一人一書一性格,沒有「伯仁卻因我而死」之複雜。
西方有真正了解中國的人嗎?或者更正確地說:到底有真正的漢學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