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2019-6-29
二〇一九年七月號
張季鸞身後評價(容 若)

報人,一般指辦報的人。徐鑄成①以為要像張季鸞那樣,才配稱為報人。這就賦予「報人」以一定的功業道德典範性質。這吸引我對張季鸞身後評價的興趣。

張季鸞(一八八八—一九四一)名熾章,陝西榆林人,與于右任②、李儀祉③被稱為「陝西三傑」。一九○八年留學日本時,任《夏聲》雜誌編輯,始發憤為新聞報國。一九一一年,在于右任主持的上海《民立報》任編輯(主筆先後有宋教仁、章士釗等)。一九一三年,任北京《民立報》主筆,以直言論政被囚三月,獲釋後回上海,任《大共和報》(主筆胡政之)國際版編輯。一九一五年,張在上海創辦《民信日報》,任總編輯。張揭發袁世凱稱帝密謀,震動全國。一九一六年,袁稱帝失敗死去。一九一九年,張任上海《中華新報》總編輯。一九二四年,該報停刊,張再往北方。一九二六年,天津《大公報》經營不善停刊,張與吳鼎昌④、胡政之合力接辦,世稱「新記」《大公報》,吳任社長,胡任經理,張任總編輯。一九三四年,吳退出《大公報》。該報由一九二六年九月創刊,到一九四一年九月張季鸞逝世,張一直主持筆政,是他的新聞事業最鼎盛時期。

張季鸞論事透闢、憂國憂民

據陳紀瑩⑤說,張季鸞一生態度謙沖,論事透闢,文筆委婉,對人對事之豁達胸懷,及其憂國憂民、愛人愛世之情,都躍然紙上。張撰寫社評、專文數十年,從未為其本人印書,死後三年,胡政之等才蒐集遺文《季鸞文存》行世。

張季鸞積勞成疾,久病多時,終於不治。噩耗傳出,名人致唁者以百數;其中致送輓聯、輓詩、輓詞者,尤能表達張氏生平之功業與道範,作品文采斐然,感情真摯動人。姑錄其有代表性者,並附作者生平簡歷。按在報紙發表先後為序。

最先發表者,為王芸生之輓聯及易君左之輓詩。

王芸生(一九○一—一九八○),原名德鵬,祖籍直隸靜海,生於福建永安。一九二八年主編天津《商報》時,為張羅致入《大公報》。「九一八」後於該報連載《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成書出版。一九三五年至一九四一年,王迭任天津、上海、武漢、重慶《大公報》編輯主任。張病重,王代行總編輯,張卒後,繼任總編輯。其輓張聯云﹕

五年筆戰征倭,悵全功之待竟,若負初衷,信抗建之必成,應無遺憾;卅載文章報國,吐眾人所欲言,樹真輿論,抉時賢之未見,獨抱先知。

易君左(一八九九—一九七二),名家鉞,湖南漢壽人。大詩人易順鼎之子。民初留學日本時,與同學曾琦等創辦華瀛通訊社,回國後參與創辦《奮鬥》旬刊、《家庭研究》月刊,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東京早稻田大學。一九二九年後,歷任《湖南國民日報》、《安徽民國日報》主筆。研究文史,多所著作,其輓張詩為七律〈哭張季鸞先生〉﹕

逢君皆在于公宅,白髮蕭森對酒杯。三十餘年留半肺,百千萬杯見真才。鳶飛魚躍金戈振,斗黯星沉大筆埋。桂子舉香天墮淚,猿啼無盡吁聲哀。

接發表的是胡政之輓張聯與章士釗輓張詞。

胡政之(一八八九—一九四九)名霖,四川成都人。一九○七年東渡,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回國後於一九一二年任上海《大共和報》主筆,一九一六年受天津《大公報》之邀,改革報政。一九一八年赴歐洲參加巴黎和會,乃唯一之中國記者。一九二一年,在上海創辦國聞通訊社,一九二六年,出版《國聞周報》,旋與吳鼎昌、張季鸞共同接辦天津《大公報》,胡任經理。一九三八年,胡到香港創《大公報》香港版。一九四一年,聞張季鸞病重,趕赴重慶,不及見最後一面。其輓張聯曰﹕

十五年協力同心,辛苦經營,報業才樹始基,嗟兄早逝;二千里間關轉轂,倉皇遄進,死別竟慳一面,悔我遲來!

伸公理  黜強權

章士釗(一八八一—一九七三)字行嚴,湖南善化(今長沙市)人。初入軍校,棄武就文。一九○三年,將日本人宮崎寅藏所著《三十三年落花之夢》,編譯為《大革命家孫逸仙》,以黃中黃筆名出版,國人始知孫中山其人其事。旋任上海《蘇報》主筆。報館被查封後,與陳獨秀、張繼等創辦《國民日日報》。一九○七至○九年留學英國,學習政治、法律與邏輯學。民初,在上海主《民立報》筆政;在東京與陳獨秀創辦《甲寅》月刊,在北京則自創《甲寅》週刊。一九二四年任司法總長,次年兼教育總長。在此前後,執教多家大學且任校長。一九三一年起,在上海執業律師。一九三七年赴香港,轉重慶,與張季鸞重逢。其輓張詞(調寄〈倦尋芳〉)曰﹕

筆枯到死,誰奪將來,夢斷難說。諷議平生,獨讓此君橫絕。影微茫,漏沉寂,孤檠點點心頭血。算此身,四十年付與,冷風殘月。回頭望,三茅閣上,清水溪旁,瘦盡人骨。卻有元精,貫入當中不滅。兩字老兵都記取,文家到此論風節。我哭君,有髯翁,意能分別。

接下來發表的,是孔德成與何成濬的輓聯。

孔德成(一九二○—二○○八)字玉汝,號達生,山東曲阜人,孔子七十七代嫡孫。孔子後裔,宋、元、明、清四朝世襲「衍聖公」;到孔德成改稱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他不以儒家道統自居,而致力中華文化之弘揚。「七七」前夕,日本邀他參加東京孔廟落成典禮,予以拒絕。日軍犯山東,他潛往武漢,轉重慶,參加抗戰,創立孔學會。其輓張聯曰﹕

一代論宗,為國家及所業而死;同聲震悼,雖百世見其人猶生。

何成濬(一八八二—一九六一)字雪竹,湖北隨縣人。清末貢生,投筆從戎,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迭任軍政要職。從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七年,三任湖北省政府主席。一九三八年卸任,到重慶,改任軍委會軍法執行總監多年。其輓張聯曰﹕

直筆壯山河,伸公理,黜強權,鄰邦應許為諍友;遺言見肝膽,後個人,先事業,輿論咸嗟失導師。

接,同一天發表的,有陳布雷、吳敬恆、曾琦、蔣中正四副輓聯,與周恩來、鄧穎超聯名的輓聯。

陳布雷(一八九○—一九四八),原名訓恩,字彥及,改名布雷,字畏壘,浙江慈谿人。幼讀詩書,在《天鐸報》起家時,則以譯著知名。於上海主編《商報》時,與主編《中華新報》之張季鸞齊名而成知交。一九二七年成為蔣介石「文膽」後,仍出而主上海《時事新報》筆政;又創辦《新生》月刊。其輓張聯曰﹕

由文字氣誼之處,進為道義切磋之交,風雨共心期,宛宛深情,隨一代星辰遠矣;以憂思恤民為心,更用忠信強學為教,槎枒扶國運,巍巍儒行,宜百世低迴頌之。

忠於所事  報人模範

吳敬恆(一八六五—一九五三)字稚暉,江蘇武進人。少年即學貫中西,多所著述。在上海《蘇報》、巴黎《新世界》發表民主評論。民國初年,推行注音字母,組織國語統一會。又與李煜瀛等發起留法學生勤工儉學,受益而後來成為大人物者不少。國民政府成立,任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主席。「七七」後吳堅持抗戰,與張季鸞同。其輓張聯只有十個字﹕

一代大手筆,愛國真男兒。

曾琦(一八九二—一九五一)字慕韓,四川隆昌人。留學日本、法國。回國後,起草《中國青年黨建黨宣言》。一九二六年,青年黨成立,任委員長。「九一八」後,曾琦主張「政黨休戰,一致對外」。其輓張聯曰﹕

蒹葭白露,菜鱸魚,南國正思歸,一葦竟航何處去;汝南晨雞,丹陽鳴鳳,西銘如可作,九原應唱凱旋歌。

蔣中正(一八八七—一九七五),字介石⑥,浙江奉化人。曾赴日本學軍事,先後參加孫中山創立的同盟會,中華革命黨與中國國民黨,為孫賞識,得任黃埔軍校校長。孫逝世後,蔣開始掌握兵權。一九二六年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一九二七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蔣於一九二八年任國民政府主席,一九三一年下野後,改任行政院長。一九三五年,國民黨決策抗日,蔣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且成了國民黨總裁。隨政府由南京遷武漢,遷重慶。張季鸞逝世時,蔣仍兼行政院長。其輓聯曰﹕

天下慕正聲,千秋不朽;崇朝嗟永訣,四海同悲。

周恩來(一八九八—一九七六),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淮安。鄧穎超(一九○四—一九九二),原籍河南光山,生於廣西南寧。二人都是早期共產黨員,且是夫婦又一同奉命加入國民黨﹕周曾任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政治部主任;鄧更是國民黨中央候補監察委員。張季鸞逝世時,周是中共派駐重慶的首席代表。周、鄧聯名輓張之聯曰﹕

忠於所事,不屈不撓,三十年筆墨生涯,樹立起報人模範;病已及身,忽輕忽重,四五月杖鞋矢次,消磨了國士精神。

以上所選輓聯、輓詩、輓詞,有代表性,也各有特色,其中不乏驚人之筆,而都貫注真感情,概括真歷史。我認為足以為張季鸞這位一代報人之身後評價參考。

(作者為資深報人、香港文字研究者。)

註﹕

①徐鑄成(一九○七—一九九一),江蘇宜興人。張季鸞任職《大公報》期間,徐是該報編輯,又兼任該報有股份的《文匯報》之主筆。

②于右任(一八七九—一九六四),陝西三原人,清末民初,創辦《神州日報》及《民吁》、《民呼》、《民立》三報,有「記者元老」之稱,又是書法家。

③李儀祉(一八八二—一九三八),陝西蒲城人。水利專家,先後在黃河、長江流域設計及興建多項水利工程。

④吳鼎昌(一八八四—一九五○),字達銓,四川綏定(今達縣)人。銀行家,是他出資購入天津《大公報》而與胡、張合辦的。一九三四年,退出《大公報》而去當官,歷任實業部長、貴州省政府主席等要職。

⑤陳紀瑩(一九○八—一九九七)直隸祁州(河北安國)人。張季鸞任《大公報》總編輯時,陳以「客卿」身份為該報通訊員、記者、編輯。

⑥蔣中正,譜名周泰、學名志清,字瑞元,號介石。孫中山為他改名中正後,才以介石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