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若
童年隨母遊華林寺(調寄〈西江月〉)
街曰西來初地
母云紀念達摩
應聲念句阿彌陀
僧眾低眉唱和
遍觀五百羅漢
揚眉怒目居多
惟戴方帽者祥和
聽說洋名馬可
(時年七、八歲)
童年西郊扒...
二十世紀香港報人多重視語,宋郁文(一九一七—一九八五)是表表者,宋是廣東鶴山人,在廣州入行,校對做起,歷任記者、編輯、採訪主任、編輯主任、總編輯。一九五○年來港,入《成報》,一九六九年在香...
「筆潤茶香七十年」有話未曾講,留待「弦外音」續談。謂之「弦外音」,意在言外也,其內容更有趣,更富香港考古價值,而談的時間在六十年代及以後,食肆名稱,除店、室、樓、閣,還有館、城、宮、港。
報界前輩曹...
香港報人,有上茶樓習慣,不在品茗、吃點心,而在茶香以利筆潤。有時工作需要,上茶樓在解決一日三餐,我初來香港,就是如此。
當時每天入經濟飯店(不須上)。經濟飯店多是一層式平房。「經濟」有二義,一為飯店...
不少人談「文人辦報」,往往是查良鏞辦《明報》,林行止辦《信報》,很少提香港早期的「文人辦報」,如王韜、潘蘭史、謝英伯等等,恐怕連名字也不大了了。英國人治港之初,只辦英文報刊。一八五三年(咸豐三年)香港...
一九五○年代,一個偶然的機會,愛上《天文臺》三日刊,亦是偶然而於酒家樓與該刊四位主筆邂逅,得知陳孝威將軍「武人辦報」軼事。告知報界前輩湯仲光,獲得補充資料,寫成這篇我認為有價值的回憶。陳孝威(一八九三...
報人,一般指辦報的人。徐鑄成①以為要像張季鸞那樣,才配稱為報人。這就賦予「報人」以一定的功業道德典範性質。這吸引我對張季鸞身後評價的興趣。張季鸞(一八八八—一九四一)名熾章,陝西榆林人,與...
香港《晶報》一九五○年代創辦時,即力求用字淺白,副刊之重頭戲,如馮宏道之《怪論風生》,筆伐山人之《四十年目睹怪事》,筆聊生之《西遊回憶錄》,皆用「三及第」。通天曉(既是欄名又是筆名)亦然。此欄擴充為街...
一九五六年,初見南海十三郎,蓬頭垢面,語無倫次,露宿街頭;一九六四年再見他,完全是另一個人,與正常人無分別,語帶幽默,給我不少啟示,可惜只有七夜之談。南海十三郎(一九一○—一九八四),原名江譽鏐,廣東...
一九五六年初,香港《晶報》籌辦期間,已定下為「屐板階級」服務及其「三普及」策略。所謂「三普及」,是使文化較低的讀者,逐步提高他們對世界知識、科學知識與歷史知識的水準。三者無明確界限,可以說「我中有你,...
「飲茶粵海未能忘」,是毛澤東的詩句①。借此為題,在乎抒發同等感受。巧妙的是,我飲茶的妙香,十五年前,正是毛主席飲茶的奇妙香,只是我去時已不稱奇了。我第一次「飲茶粵海」才五歲,家住廣州西關,隨父母到第十...
香港回歸前後,中學課程有大轉變,重要的一點,中史由必修科改為選修科。改變前,學生每能興高采烈地大講歷史故事。改變後,學生受「中史無用論」與「中史沉悶論」影響,不願選修,以致小學時刻接觸到的古人古事茫然...
六七暴動,以爆發於一九六七年得名,這是一般人的叫法,我們的報紙稱為「反英抗暴鬥爭」。我在《晶報》的編輯工作,就與鬥爭有直接關係。有人以為,一九六七年反英抗暴,是一九六六年反對天星小輪加價的延續。就我記...
一九五六年四月《晶報》籌辦期間,我獲安排主編娛樂版、助編電訊(要聞)版,於副刊開一欄「通天曉」(既是欄名也是筆名),主答日常科學問題;一俟信多了,擴展為「街坊服務版」,而專欄繼續發揮作用。「通天曉」一...
我十二歲起愛課餘閱讀,到十六歲前,已讀過古今小說多部,最熟《三國演義》;史書則以《御批通鑑輯覽》最熟;近代外國論述,以法國盧騷《民約論》(今譯盧梭《社會契約論》)印象最深;馬恩列斯著作最熟斯大林《論辯...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我隨母親及其他長輩乘搭客輪自汕頭前來香港,距二戰結束英國重佔香港(稱為重光)三個多月,我十二歲。那是港汕之間戰後首次通航,客輪有中國掃雷艦前導,沿途雖則風急浪高,卻是有驚無險地穿過日...
味,任護花於一九三八年在香港創辦《先導》三日刊以金牙二為筆名所寫專欄,行文「抵死」有趣,實開其端。這位原是廣州《西南日報》,後是香港《天天日報》總編輯的前輩,說的不錯。據我研究,香港報紙有怪味之文章而...
到影響。左派比前更左,左報左風緊跟內地;「清理階級隊伍」甚而比內地更早。只因政治環境不同,未致鬧出人命。以《晶報》而言,客人身份的副刊作者也受「清理」。如作家高雄,曾以「史得」筆名在《大公》副刊寫小說...
正在加載更多...
搜尋文章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