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資訊
根據香港統計處的資料,本港男性的平均預期壽命從一九八六年的七十四點一歲,增至二○二○年的八十二點九歲,同期女性預期壽命也從七十九點四歲增至八十八歲。香港人的壽命,比不少先進的西方國家還要長,香港人自然引以為傲。
香港開埠之初,熱病流行,駐港英兵死亡人數眾多,英廷大為頭痛。就連身為殖民地醫官的醫生,也有不少人能醫不自醫,英年早逝。今天,發達國家都已進入高齡化的社會。促成人類的健康長壽,因素固然很多,醫學的進步肯定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踏入二十世紀,無論是新的藥物或是診療科技的應用,都在高速增長。現代醫療的重要舞台,就是配有尖端設備的醫院。君不見電視、電影的醫療實況劇,都是以生產醫療奇蹟的醫院為背景的嗎?
維護民康,就只能靠大醫院嗎?陳慕華教授的新著A Medical History of Hong Kong:The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ions of Outpatient Services,香港醫療歷史三部曲的第三部—細談香港門診服務的發展與貢獻,為大家提供另一個視角。二戰後的香港,傳染病漸漸為其他長期病患如糖尿病、高血壓所取代,成為主要的健康問題,大部分病人都只需要在門診覆診。
門診,香港人慣說「睇街症」,可說是普羅大眾的第一道防線。陳慕華教授的新書,就是從普通科的街症開始。二十世紀初的街症,叫醫局,是由本地華人精英於一九○四年開辦,最早的兩家設在西營盤第一街和灣仔的皇后大道東。開辦醫局最初的目的,是應對當時仍會不時流行的鼠疫,教育市民要呈報個案,不要隨便將死者棄於街頭。醫局很受本地華人歡迎,其他地區紛紛開辦新的醫局。現在深水醫局街的美沙酮診所,就是一九三六年建成的深水醫局。醫局的服務後來又再擴展,加入產科服務,贊育醫院可說是醫局的衍生物。二次大戰之後,醫局營運陷入困難,政府於是全面接管華人醫局,這就是今天公立門診的起點。
除了普通科門診,陳慕華教授還介紹了其他以門診為主的服務。香港的嬰兒夭折率和疫苗接種率,已達到先進國家的水平,母嬰健康院可記一功,相信灣仔的街坊都會記得一九三五年建成的貝夫人健康院。肺癆病是戰後香港的一大威脅,一九五一年的新症呈報率高達每十萬名港人有七百例。肺癆病在二戰後才開始有藥可治,但打針服藥的療程最少半年,病人必須每天到診所服藥才可根治,政府的胸肺科診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肺癆在一些地區(如非洲)仍然是重大的健康問題,病人不依時服藥更會造成耐藥菌的發生,令問題更棘手。世界衛生組織也認同,香港的全監督治療是比較理想的方法。二○二○年本地肺癆病新症呈報率已下降至每十萬人四十九例左右,雖然仍高於歐美,成績可算不俗。
文首提及香港引以為傲的高預期壽命,陳慕華教授在書的終結篇,有更闊的看法。美國政府於二○二○年提出下一個十年的健康指標,預期壽命只是三十四個指標中其中一項。例如以精神健康為例,香港人的分數就不高了,健康不單靠預防和治療疾病,其他的社會因素如房屋、教育、工作機會等也有關係。維護民康,果然是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