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資訊
2022-5-27
二〇二二年六月號
「放養」的媽媽(苗延琼)

「姜濤的教育程度如何?」這是兒子念中學時的媽咪群組,對我寫了一本有關姜濤的書的第一個反應。

「他應該念完中三之後,轉到青年學院(邱子文)……」我回應。

結果,她們全都對我的新書興趣索然。

「哎呀!這是什麼時代啊!學歷不是一切!」我心中嘀咕。

在那個媽咪群組,我絕對是個「異類」。那些媽咪全部都來自中產階層,能夠成為多年的朋友,因她們都是心地善良的人。

她們對於我對兒子們的「放任管教」感到咋舌。結果她們很同情我好像「孤兒」的兒子,每次孩子考完試之後,她們都會輪流駕車把我的兒子也一起帶去吃喝玩樂。

在此,我再次衷心感謝她們。

不過比起姜濤的媽媽,我是「望塵莫及」。

姜濤說,媽媽年紀很大才把他生下,之後她的身體狀況就變得虛弱。

姜濤是家中的獨子,姜媽媽當然很愛他。

「姜濤那時為了減肥,堅持不吃東西。當我和爸爸一起吃飯的時候,也無動於衷,他是我們的獨子,我們當然心疼!」姜媽媽心痛地說。

就是因為「老」來得子,還要是獨子!若果是換別的媽媽,一定會對姜濤更加珍惜和保護。幸好,姜媽媽沒有選擇做怪獸家長,或直升機媽媽,她是特立獨行地選擇放手,讓姜濤幹他想幹的事。姜媽媽心底裏,對姜濤很信任。

當記者問她鼓不鼓勵姜濤拍拖,她只說:「這不是拍拖的年紀,姜濤應該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我想,她對姜濤最直接的建議,就是:「你整天想做歌手,不過你實在太肥了!」

記得在二○一七年《快樂男聲》的比賽時,姜媽媽一派優雅從容的陪伴姜濤參加比賽。

「他比較緊張一點!」姜媽媽對司儀說。

而在二○一八年《全民造星》時,姜媽媽大方地說:「不論姜濤是輸是贏,姜濤在ViuTV這個大家庭中,成長了很多!」

姜媽媽的「不干預」教養政策,既有智慧,也有膽識!

姜媽媽容許姜濤追夢,但今天的狀元差不多清一色選擇醫科。我想他們大多都是為了現實,但是為何他們沒有了夢想和理想?

難怪作家林沛理曾說:「現在的年輕人都自我局限了,所以教育制度下的成功者,也是一個失敗者(both a winner and loser)」。

有一天,和黃天祥工程師夫婦吃飯,黃工程師現時是香港都會大學(前身香港公開大學)校董會副主席,黃太是始動輔導及發展中心(Gears Counselling and Development Centre)的輔導員,兩夫婦對青少年工作都很有承擔。

閒聊間黃先生感歎道:「現在很多青少年的問題,是因為他們的家長實在太叻了!」我細味這句話,感到很有意思。

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成長在一個草根家庭。記得年少時,媽媽整天埋怨爸爸的種種不是,還時不時威脅要拋棄家庭。年紀小小的我為了令媽媽好過一點(怕她真的會離家出走),我會主動幫手照顧弟弟,做完功課就穿膠花做家務。有憂患意識的我,自小就比較生性。

不管念書或是工作,我都不時碰到釘子,但我知道找父母傾訴也沒有用,就嘗試找一些年紀比我大的朋友談,也嘗試找適合的書來看,就是這樣,跌跌撞撞,人就長大了。

今時今日的父母都很「高效能」,孩子很小就為他們安排各種的學習興趣班。就是出來社會做事父母也要精心安排,甚至插手干預。

記得兒科顧問醫生的同事,曾遇到一位母親要求見面,因她的兒子是一位實習生,母親乞求同事安排少一點夜更給她兒子:「他一熬夜就會生病。」

另有一位好友是內科部門主管醫生,他要紀律處分一位下屬。怎知下屬的父母要求主管「見家長」。我朋友笑說:「我也要找自己的父母一起列席,以示公允。」

曾國藩有一句名言:「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

股王巴菲特曾說:「出生時含在嘴裏的金湯匙,若沒有自己謀生的本事,會變成插在背上的金匕首。」

所以父母一定要狠心一點,寧可讓孩子少年時吃一些苦頭,也不要讓孩子長大以後,失落空虛,這才叫人欷歔!

在此,我對姜媽媽致以最衷心的敬佩。因為你的智慧大度,放手讓兒子成為自己,我們才有今天的「姜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