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資訊
今年初,香港醫學博物館出版了新書《香港名醫》。醫學博物館除了收集及展出與香港醫學歷史有關的文物,也致力促進本地醫學史的研究。二○○六年,博物館十周年館慶時,出版了Plague, SARS and the Story of Medicine in Hong Kong(《鼠疫、沙士和香港醫學的故事》)一書,以傳染病的控制為經緯,也旁及醫院和醫學教育的發展。
《香港名醫》也是述說香港醫療發展的故事,但用的是歷史人物的經歷,從他們的醫學生涯,側寫醫學的進步。一般的醫學史書,體裁以編年史為主,就像《史記》的〈本紀〉,《香港名醫》較近〈列傳〉,是人與時代互動的故事。
所謂名醫,各花入各眼。《香港名醫》一書的選角,是以曾否在推動本地醫療發展作出貢獻為準則。入選的名醫,分為四類:醫務傳教士、政府醫生、醫學教育工作者和私人執業醫生。醫務傳教士是早年把西醫引入中國的重要推手,在香港醫學史上也扮演重要角色。開埠初年,政府醫生以殖民地醫官為首,奠定了本地醫療架構,到今天仍然主導了整個醫療體系的發展。醫學教育,始自香港西醫書院,教師都是義務兼職的醫生,書院併入港大成為醫學院後,才有全職的教授,他們為本地培養醫學人士,功不可沒。私家醫生是基層醫療的骨幹,當中也不乏精英。
香港人熟知的名醫,應該是孫中山先生。他是西醫書院的首屆畢業生,但行醫時間很短,在醫界影響不大,故此未有收錄為「香港名醫」。他的革命同志李樹芬和何高俊的生平與貢獻,此書有介紹。《香港名醫》也花了不少篇幅講述女醫生的故事,例如港大醫學院第一位女畢業生—何綺華,何東爵士的千金。八年抗戰期間,她成為紅十字會戰地醫生,穿梭不同戰區,可謂巾幗不讓鬚眉。香港名醫中,以熱帶病學之父白文信(Patrick Manson)最為威名遠播。陳永興的《台灣醫界人物百人傳》也把他列為台灣名醫,當地的譯名為萬巴德。
(作者為急症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