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書話
2021-11-30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號
Disabled Toilet──被廢除武功的洗手間?(金嘉倩)

以前去各中學觀課或提供各類支援時,常常會留意校內的各種標誌,看看上面的英文是否準確、得體。有次經過為傷殘人士特設的洗手間,赫然見到兩個英文字:Disabled Toilet!本人不禁衝口而出:「OMG!」校方是表示此洗手間已經壞掉,所以不能再用了嗎?之所以有此下意識的反應,是因為其實Disabled Toilet的意思是the toilet that has been disabled ,那是說洗手間已喪失了它的功能,而不是為傷殘人士所設的洗手間!如果不用此有被動含意的形容詞disabled,把它當名詞用,成為Toilet for the Disabled就無問題了。另外某曲棍球場用了Accessible Toilet,倒是一個很有平權意識的選擇,只聚焦於洗手間的性質,輕輕的把「傷殘」的含意帶過,因此在世界各地已有越來越多人採用。球場用的中文標誌是「暢通易達洗手間」,倒是非常清楚,只是略嫌累贅,不知道是否可以在「暢通」及「易達」之間二選一?

由於標誌上的中英文問題,最近上街時留意了一下各類店舖招牌上的中英文名字,覺得倒也很可一談。前幾天在尖沙咀看到一家洋服店,招牌是L & K Bespoke Tailor洋服定製。看到Bespoke此字,聯想到它另一個較少用的意思是engaged to be married,再而浪漫的聯想到一位準新郎,喜氣洋洋的去定製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套精緻洋服,所以這名字是多好的一個暗示!Bespoke此字源自在倫敦有Golden Mile of Tailoring之稱的Savile Row,意指最精細定製的過程,除了度身定製,大如面料、襯底,小如一顆紐扣,全可任君選擇,全部手工縫製,需時至少兩個月!所以如此的洋服定製(bespoke tailoring)比另一個洋服定製(custom tailoring)更要高上一級。原來洋服界有四個級別,從普通成衣至最精細的定製洋服:off the rack suits(成衣西裝)、made to measure suits(度呎西裝)、custom suits(定製西裝)、bespoke suits(全定製西裝)。

說完衣食住行中的「衣」,再來談談「食」。有一家火鍋專門店的招牌是「滾得棧」,英文名稱是Hot in a Pot Group limited,火鍋可不是要「滾熱辣」才美味嗎?而且hot及pot押韻,讀起來非常響亮,只是可惜加了Group limited,有些畫蛇添足,而且又為何Group是大寫而limited是小寫呢?另外一家專賣飲品的連鎖店,其店名為「E.TEA茶星人」。莫非店主是位影迷?因為E.TEA和史匹堡的賣座電影E.T.發音相同,而茶星人和外星人也只是一字之差。冠名的intertextual meaning倒是有趣!是否喝了他們的飲品就有機會和外星人碰碰手指則不得而知了。再另外一家大規模飲品連鎖店有個很好的中英文名稱:「Sharetea歇腳亭」,Share及tea和普通話的「歇」、「亭」發音相近,而在都市繁忙的生活中到此喝杯茶,歇息一會再從新出發,此歇腳亭豈非是眾人所需?

以上所談店舖名稱都是較為好的,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也很多,例如一家兌換店的中英文名稱是「Honest Talent Exchange誠俊兌換」,這些名稱都值得討論,只是篇幅所限,只得以後有機會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