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書話
大家都知填廣東話歌詞好難,因為歌詞每一個字嘅字調要同旋律配合。呢個配合係個技術問題,已經好難明,如果明咗,就有一份滿足感。如果自己填埋詞,例如攞一首時代流行曲去改歌詞,將理論應用到實際,係第二份滿足感。但呢個所謂嘅實際,冇時代背景,冇時代意義,只係一份作業。最近,我就嘗試為某啲社會議題改歌詞,玩吓二創歌詞,結果,好有快感,仲喺社交平台唱埋出嚟,算係第三份滿足感。
第一份滿足感,字調與旋律嘅配合,因為太技術性,會留番喺下一期介紹。而家就由第二份滿足感開始,以許冠傑《梨渦淺笑》嘅第一句「梨渦淺笑」為例,即使我唔識音律,起碼都可以比較「梨渦淺笑」呢句如果將啲字調換成「淺笑梨渦」唱出嚟,就肯定感覺到歌詞嘅字調同旋律唔夾同有衝突。如果換成:「陽光普照」,我哋感覺到啱音,因為梨—陽係第四聲,渦—光第一聲,淺—普第二聲,笑—照第三聲。所以啱音意思係新歌詞嘅字調,同原歌詞嘅字調相同。
上面當練習做,會有一啲成功感,但如果改編嘅歌詞同社會話題扣埋一齊嚟創作,成功感又會大咗,例如:將「梨渦淺笑」改做「爺孫今晚」,如果你有留意新聞,有位名人為搞好香港夜市獻計,提議爺爺帶同孫女夜晚去蘭桂坊劈酒,喺呢個語境,呢個意義之下,理解「爺孫今晚」就順理成章,講到呢度真係想唱埋落去:
《爺孫爺媳之梨渦淺笑》
爺孫今晚,想找找節目,
日夜顛倒愛夜蒲,
蘭坊氣味,心嚮往,
共對飲,酒精令二人醉。
媽媽睇見,氣憤沖天,
家事不要外傳,爸爸還未瞓醒。
爺媳相見,雙方竟冇事,
若是家嫂要割蓆,
遺產最後一仙都冇,
怒已消,一家繼續傻笑。
作到去副歌段,「媽媽睇見」同「爸爸睇見」,喺音調上都得,但點解我揀媽媽,因為可以連繫到較早前嘅新聞,話說又有位名人,佢因家翁發生某啲事而要同家翁割蓆,而呢位名人可能工作忙碌,將「翁媳」寫做「爺媳」,於是我就揀咗「媽媽」套入歌詞,為第三段嘅「爺媳相見」而鋪路。
呢首二創,難處係點樣將兩件毫不相干嘅事件:爺孫劈酒,翁媳割蓆,擺埋一齊而又有故事性,就係爺孫畀媽媽發現,但媽媽唔敢出聲,因為驚冇得分身家,當中需要相當嘅想像力,講到底改歌詞係娛樂,而唔係新聞報道,唔需要句句都符合事實。
聰明嘅讀者,可能留意到「爺孫今晚」同「梨渦淺笑」,音律上唔係完全配合,爺孫—梨渦都係第四聲第一聲配合,明白;但今—淺,第一聲同第二聲唔配;晚—笑,第五聲同第三聲唔配,但唱起上嚟又啱音,點解呢?留待下期分解。
(作者為藝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前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