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冊:明月灣區
香港本土青年文學發軔於資源匱乏、年輕人渴求知識的年代。上世紀五十年代起,文青紛紛結社習文,然後把作品少量油印出版,免費派發給志同道合者,我們稱之為「油印文學」。香港後來不少名作家就是當年油印文學的作者,西西是其中之一。
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油印」是什麼一回事,根據「老文青」許定銘提供的資料,「油印」的工具是白紙、金屬板(一般是鋼板)、蠟紙、針筆、軟膠掃和油墨。過程是:把蠟紙擺放在有極幼細橫直坑紋的金屬板上,然後用針筆在蠟紙上一筆一劃的寫字或繪圖。文章寫好了,把蠟紙壓在白紙上,然後將少量油墨傾倒到蠟紙上,用軟膠掃抹一遍,油墨便會滲透過筆劃落到白紙上。這是人手操作一張張的印,最後把印好的單張,用釘書機裝釘成冊,一般只會印幾十冊分給社員自娛,部分會拿來和其他文社交換,作為文社和文社之間的交流活動。
那個年代擅長寫蠟紙的文青,吳萱人被同輩公認是高手中的高手。筆者手上有兩本吳萱人一筆一畫「刻」出來的油印刊物,分別是《綠原詩叢》和《浩虔文社創社周年特刊》,出版日期分別是一九六九年元旦和一九六五年二月。
踏入七十年代,文社出版刊物相對減少,繼續出版的也少用油印本,因為鉛印價錢已普及化,社員負擔得起印刷費,油印本也就買少見少,能夠流傳到今天的文社油印本已經成為古董和文物。香港第一個文社可上溯至一九五三年一月由何源清和幾位年輕人創辦的「文生文學研究社」(簡稱文生社),唐文標和岑崑南都是文生社早期的社員,「文生社」油印了不少會員作品。
五六十年代年輕人組成的文社,在香港遍地開花,孕育了大批日後名重士林作家。筆者認識「月華詩社」幾位創會成員,包括柏雄、夕陽、幻影。「月華詩社」辦了兩期《月華詩刊》,一九五八年六月第二期刊出「藍子」(西西)的一百行童話詩〈紅磚砌成的小屋〉。藍子剛滿二十歲,才華洋溢。「油印文學」屬香港本土青年文學入門初階,為日後香港繁花盛開的雜誌世界創造了意想不到的條件。
(本文圖片由鄭明仁提供。作者為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