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冊:明月灣區
2024-7-30
二〇二四年八月號
植物飲料:茶之為物(鄺龑子)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茶藝茶道的發源地,更是茶文化發展最早、內涵最豐的國度,有二千多年歷史。茶於唐代傳入朝鮮、日本、越南,十七世紀傳入歐洲,最終傳遍世界。「中國傳統製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如今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趣的是,茶在古代雖然有不同稱謂,存在之始都並非叫茶;漢字初時缺「茶」字。唐代中期前,茶最普遍的名稱為「荼」,然而荼的本義卻與茶無關。荼早已出現於《詩經》,可指苦菜(《邶風.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或茅草的小白花(《鄭風.出其東門》「出其闉闍,有女如荼」)。另一方面,據說茶最初的主要功用並不在於解渴或品嘗,而是作草藥用;如《神農本草經》就記載神農氏「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至於喝茶,有記載追溯到周初(《華陽國志.巴志三》),很難確證。此外,《爾雅.苦荼》注釋云:「葉可炙作羹飲」,詞義或兼指茶,即以茶當菜煮成羹飲,作食用之物。總之,大概由於原始的茶味偏苦,故而將苦菜涵義的荼引申應用,將茶稱作荼。開元年間,涵義為茶的「荼」減去一劃為「茶」,初期兩字通用,直至中唐陸羽《茶經》一律用「茶」字,統一了叫法。

因氣候和土壤的天然原因,中國的茶樹大多生於中、南部地區。然而這種被「茶神」陸羽稱為「南方之嘉木」的茶葉,早已成為全國飲料。自元曲〈玉壺春〉的說法普及,日常生活基本被撮要為「柴米油鹽醬醋茶」;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則有「琴棋書畫詩曲茶」,反映茶對物質、精神生活的雙重涵義。國人飲茶,大約從西漢的西南地區(四川或雲貴)開始比較明確;漢景帝漢陽陵中曾經發現茶樹嫩芽,但用處未能確定。無論如何,茶自三國兩晉漸漸在南方的中上階層流行,至唐宋而大盛,形成雅致卻相對繁複的尚茶之風。及至明清時期,隨着製茶方法的簡化以及飲茶模式的革新,飲茶風尚更遍及城鄉和民間。

從茶藝回歸自然

若擴闊一點來看,世上源於自然植物的飲品(撇開榨取的蔬菜、水果的汁液不論),簡言之有四類:酒類和非酒精類的茶、咖啡、可可。汽水屬工業化學產品,當不在此列,且本質上乏善可陳。咖啡流行,依靠的主要是吸引感官的濃郁氣味,和用長遠上癮代價換取的短暫提神作用(準確說應為「賒」神);據說回教今天,仍有視咖啡為與酒近義的興奮劑者。此物有各種動機為之辯護,但易引致胃痛,對健康(尤以女性骨骼)弊多於利。可可的咖啡因含量低於咖啡,含有某些礦物質,或許可算作健康飲品;唯可可香味不濃,作為飲料的「性格」不太鮮明,遠不及另外三類流行。酒跟煙草一樣,對健康有害無益。

製酒的原料可以包括果實、植物、穀類等。不同種類的成品酒,酒精含量差別很大,然而不論品種如何,酒都難免是穿腸亂性之物。醫學界研究普遍認為,酒精跟煙草同樣沒有所謂「安全劑量」,因為它損害體內幾乎所有系統,與多種癌症有關,而且能迷亂理智;無怪世上的主要宗教,對飲酒非禁即限。古人早知其傷身亂性的弊端。周代制定禮儀之時,飲酒場合就設有司正監察分量和分寸;到了六朝時代,亦有君王、政要等在款待賓客時以茶代酒。不管現代商業如何包裝美化,沒有人能否認飲酒對健康和社會安全的害處(例如暴力、醉駕等)。古代酒類的殺傷力還比較低,因為酒精的濃度大都較低。近世卻生產出更多蒸餾酒,提升了成品的酒精濃度及酒精中毒的機率,好像還嫌酒精對人禍害不夠。

相比酒和咖啡,茶的性質較正氣,且多少保健,更有可能感發某程度上的精神淨化、境界提升。無怪除了水外,茶是世上最多人選擇的飲料。當然,茶之由飲料提升為精神修養的媒介,必然經歷漫長的體驗和提煉。先就其物性而言,漢朝時已發現茶兼具解渴、消食、提神,甚至解毒等保健與治療功用;茶葉的地位,亦因兼有藥用價值而逐漸提高。饒是如此,根據古籍記載,早期的茶並不是獨立的飲料:茶葉在碾成細末後先混合油膏、米粉製成茶餅,烹煮時烤炙後搗成葉末,再加入「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之等」香料,煮成五味飲料。從製茶到備茶、飲茶都涉及複雜的人工程序,距離自然境界頗遠。

如斯飲茶方式無待後見之明,因為它不僅自找麻煩,更本末倒置,混濁茶葉固有的味道。無怪陸羽討厭此等加工、加料的煮飲,批評「斯溝渠間棄水耳」(《茶經.六之飲》)。茶藝的技術發展也許是由簡樸至精巧的歷程,但由製茶到飲茶的「茶道」開展,卻是恰如其分地返璞歸真。直至宋代,國人飲茶仍然是透過繁複的蒸、榨工序精製茶餅,烤炙碾細後燒水煎煮。宋代飲茶的特點是皇帝到士大夫皆興鬥茶之風,追求茶湯表面變幻的圖形,享受競賽的熱鬧,增設貢茶院。元代以後,飲茶群體擴大,不再講究形式化的「茶道」,儀式化的茶藝因此漸趨式微,雖然如今仍見於個別鄉土傳統(如武夷山或潮州茶藝)。

明代可以說是飲茶和茶文化的真正轉變期。明初朱元璋提倡節儉,更禁止製作工藝複雜、勞民傷財的高價茶餅,故此茶葉於採摘、焙乾後,即放在壺中沏茶,直接、方便、純粹。飲用方式乃由團茶改為散茶,延續至今。其實,只有待飲茶純粹化後,按茶葉發酵與否、發酵程度和製作工序的差別而分為味道、性質、作用不同的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等六類,才真正有意義。更重要者,人生哲學和美學中的天人合一、回歸自然等,到此才真正落實到飲茶中。且看徐渭的《密集致品》:「茶宜精舍、宜雲林、宜幽人雅士、宜衲子仙朋、宜松月下、宜花鳥間……。」喝茶不再講究添加貴重香料,不再夾雜鬥茶的喧鬧,把茶本身的香味提到第一位,進化為泡散茶的模式,漸漸回歸自然。

飲茶的精神意義

近幾個世紀以來,外國人亦愛好喝茶。據說世上人均喝茶最多的國家是土耳其、愛爾蘭,消費量數倍於中國;人均喝茶消費最高的則大概是英國。以後者為例,十七世紀開始以茶為飲料,初為王室和貴族之物,其後於十八世紀漸次向中下階層普及。英國人既重視喝茶,習慣上因而保留了一點貴族的豪奢味道:維多利亞時代的茶點室,一般布置得光輝燦爛;連普通的日常「茶餐」,也往往看得見茶具精美、食盤講究,頗有儀式感。

諷刺的是,在中國文化中令人怡情靜心的飲料,十七世紀傳入歐洲、尤其是英國後,不意變成了推動侵略戰爭、催化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間接工具。自十八世紀後期以降,中國與西方歐美諸國的貿易漸見頻繁,當中以英國為首。西洋人醉心於中國茶葉、絲綢、瓷器等,對華貿易長期呈現白銀逆差;英國人尤其迷上喝茶,中國茶葉在歐洲售價甚高。英國政府不思控制己方欲望,反而帶頭走私鴉片,同時為了牟取暴利,極力推展鴉片貿易,毒害中國人民;《浮生六記.浪遊記快》中的沈復就記述,一七九四年初在廣州當行商時,在妓寨目睹「臥吃鴉片煙者」,至少部分跟英國有關。踏入十九世紀後,鴉片走私和貿易更見加劇。林則徐奉清廷之命令,一八三九年到廣州銷毀鴉片,英國乃發動侵略戰爭,強迫中國簽訂《南京條約》,奪取香港。這算是比日本早一個世紀成立的「大東亞共榮圈」?所謂「大英帝國不見日落」的霸權貪欲,造成的是埋沒良心的毒計暴行,證明的是無事生非的過眼雲煙。對於飲茶的精神意義,依舊擁抱帝國情意結的英國人,仍然有待領略。

在政治隨時殺身、社會規範嚴苛的昔日,飲酒有時可以釋放意識束縛,讓人短暫享受心靈的自由。中國古代文人多半都飲酒,遠不止陶淵明、李太白和蘇東坡。時移世易,當今之世已變成個人主義氾濫、自由隨意濫用、自我無限膨脹的年代;縱酒發泄或狂歡,只會毀物損人兼害己,甚至橫生罪惡。至於喝咖啡,在某些發展中國家或混雜虛榮心理,象徵躋身中產、知曉時尚等等。若一般連鎖店咖啡不足以抬舉身份,還有高級連鎖店咖啡,數十元起步。飲茶豐儉由人,頗合樸素之旨,只要避免上癮,何樂不為?

(作者為耶魯大學哲學博士、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名譽教授、南溟詩社社長兼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