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冊:明月灣區
「明月灣區」文藝版,溯源於四年前。某次與時任香港藝術發展局王英偉主席聊起,認為大灣區「九+二」的整合是國策,一直以迄較側重於經濟的合作和發展,對於大灣區文化特別是文學方面的融合,乏人問津。
在此之前,廣東已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聯盟。
我建議做一個大灣區文學園地及大灣區徵文獎,他十分贊同,讓我做一個計劃。後來我做了一份「創建『文化大灣區』計劃」。除了開設了大灣區文學專刊——《明月灣區》,還策劃了大灣區文學徵文獎。
這是疫情之前的事,之後獲藝發局批的是一年計劃。
這個計劃開創了大灣區文學大聯合先例,我們整合三十二家媒體、作家團體、高等學院,取得較顯著的成果。
大灣區文學園地《明月灣區》除了主要刊登香港作家的作品,還計劃撥出部分篇幅分別介紹大灣區每一個城市的文學現況和作品。
之前《明月灣區》只介紹了澳門、深圳、廣州、珠海、中山的文壇狀況和作家,一年計劃的「創建『文化大灣區』計劃」後來停擺,這計劃中斷了。作為文學園地的《明月灣區》,一年後恢復了。所以我們還將陸續介紹之前闕如的灣區其他城市的文學面貌。
本期《明月灣區》專題是「詩緣佛山」。
從「詩緣佛山」的特輯,我是首次領略佛山的詩意和獨特的情味。個別恣情的、狂放的,甚至是顛倒價值觀的,如〈齊勿論〉等作品,倒是令人眼界大開。
我印象中最難忘的佛山風物,是祖廟精湛的雕塑藝術,還有早年曾領銜全國的「衛生城市」稱號。
建於北宋,重建於明洪武的古建築群祖廟,是佛山歷史的輝煌和驕傲,祖廟堪稱一座中國卓越的藝術殿堂,廟內的石灣人物、動物雕塑,琳瑯滿目,釉色深厚華麗、神態迥異、靈動如生,我曾在那裏流連良久。
這些人物陶像皆出自石灣陶瓷,其發源地就是佛山。
中國名窯之一的佛山石灣窯,於唐代創燒,興於唐宋,明清為其繁盛時期,石灣公仔如濟公、八仙、鐘馗、關公、達摩等栩栩如生,源於浮世,兼具豐富的想像力,很受歡迎。
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台灣知名文化人高信疆推出「藝術象棋」,聲稱要把象棋從棋盤屹立起來,他跑到石灣陶瓷廠讓製作了陶瓷象棋。一套石灣陶瓷象棋售價不菲,主要是用於擺設多於實際用途,結果他因此而蝕大本。
他曾送我一套陶瓷象棋,一直放置在玻璃櫃內,作為藝術的欣賞,別饒興味。
這是我對佛山記憶的鱗片。
(作者為本刊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