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冊:明月灣區
題:遊園
遊園•夢一場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 鄭瑞琴老師
談到「遊園」,必然想起「驚夢」。湯顯祖在《牡丹亭》中描繪杜麗娘夢中求愛的熱情大膽形象,早已深入民心,迷倒一眾讀者和觀眾。幾個世紀以後,白先勇在原著的基礎上創作了小說《遊園驚夢》,塑造了優雅而孤獨的寡婦錢夫人,將少男少女的青春激情注入更多人本關懷,不僅嚴肅地正視了情欲於不同女性身上所反映的壓抑和困窘,更重要的是,喚起讀者對現代國族身份的歷史回顧與未來想像。正如柯慶明在〈情欲與流離〉一文所指,白先勇所寫的情欲必然糾結着現代的「流離」處境,令大都會小市民也能深切感受到被時代催着走的威脅與共鳴。
白先勇《遊園驚夢》最為人樂道的,定必是其鮮活呈現人物內心掙扎的意識流技巧,文學評論家歐陽子早已從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角度細讀白先勇精密細緻的設計和平行敘事的呼應。「遊園」只是現實一隅,在這個花團錦簇的萬千世界裏,潛藏了幾多哀怨情仇?唯有入夢,人才能面對比現實更現實的自己,更忠於個人的善惡美醜。作家以夢抒懷,並不止於人物角色之塑造,而是更具感時憂世的領悟。
其實除了以上兩篇同名小說,還有香港作家潘國靈在本世紀初完成的《遊園驚夢》。小說同樣也有今昔之比,不過這次場景搬到了香港。故事以現居屯門的敘述者「我」帶着妹頭到九龍寨城公園遊覽,透過細看園中各處歷史遺址的布置及官方解說的陌生感,逐一對照及回憶自己在城寨成長的人事變遷。儘管九龍城寨在外界惡名昭彰,但在敘述者心目中卻是一個「自行發展、自行規劃、不假外求」的從良婦,城寨被拆卸、店舖被結業、居民被迫遷,遠超三萬三千無名蜷居者難言的淒涼。正如潘國靈在小說結尾所說:「遊園完畢,驚覺往事如煙,一筆一筆刪減,到頭來,不過夢一場。」杜麗娘夢後相思病死,錢夫人仍舊守寡終老,而「我」則更現實,直接走到九龍城商場「涼冷氣」,大家都在夢中走了快樂的一圈,現實不留情。
比起小國更大的公園
香港中文大學 潘銘基老師
一點三八平方公里,這個數字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在現今世界各國或者地區實際行政區域裏,如果依其總面積大小所排列,最小的梵蒂岡、馬爾他騎士團,他們的面積都少於一點三八平方公里。一點三八平方公里是香港中文大學的總面積,就寸金尺土的香港而言,中大之大真不枉稱之為「大學」。
中文大學依山而建,港鐵大學站的入口算不上很正式的大門,因為這裏居然沒有「香港中文大學」這六個字。如果遊園要找到入口門牌才算得上是開始的話,那麼,在大埔道正門四條華表所在之處,有着校名石牌,無疑是為「正門」二字正名。千萬不要忘記,科學園路的中大入口,同樣有着一個較為小型的校名石牌,絕對是可以免排隊「打卡」的又一勝境。
暑假裏的大學校園,十分有趣。學生都不在校園裏,遊人卻絡繹不絕。我在這裏讀書、工作,已經接近三十年,在校園裏遊走,卻可以一直發現新鮮的人和事。
當然,有花,有動物,但最好看的還是人。每年九月的開學周,人潮如鯽,數星期後,學生們漸漸掌握了課堂的節奏,便隨心的出現。校巴站有着長長的人龍,也十分精彩;精彩是出於人們提供了給蚊子的養份,而男女同學依然願意穿著短褲。這看來是一種人與大自然的共融,這些年來,中大同學不知養活了多少的蚊子!
大學裏有不少社團,成為幹事會的一分子,我們稱之為「上莊」。為了服務同學挺身而出,其奉獻精神自屬可嘉。對於大學的遊人來說,看到莊員們為了向同學們宣傳他們的活動時,手舞足蹈,高聲疾呼,地動天搖,十分震撼!如斯情景,告訴了我們什麼是青春!大學是一個適合凍齡生活的地方,因為這裏每天看見的都是十八至二十二歲的人群。在這裏生活久了的老師,即使經歷了無盡的春秋,卻也彷彿過着燦爛而綻放的生活。
二○二四年的九月又來臨了,大學校園迎來新一批的大學生,是遊人,還是觀賞遊者,都不妨礙成為了校園風景的一部分。
喧鬧都市中的一片紅
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八三)中學 樊達賢老師
正值暑假,與友人同遊位於高雄的中央公園。公園毗連捷運站,由中央公園站步行至公園不消一分鐘。公園佔地甚廣,人工湖、花園迷宮、水舞廣場等無一不乏。景點之間的林間小路亦予人舒爽之感,兩排椰樹點綴於小徑旁,另一小徑則有松柏錯落。既有工整有序之美,同時又不失公園風格,驅去呆板。由花崗岩砌成的地板,為公園的自然氣息更添一筆。若蹲下仔細端詳,除了螞蟻,亦能從中窺見數隻甲蟲走過,紅點黑點的,似是花崗岩上的標記。多條小徑均鑲嵌在大片草地上,正因公園所佔面積大,草地廣袤無垠。青草不是長得及膝的高,反是短而矮小,只到腳踝位置。公園並無警示,如「禁止踐踏」、「不准野餐」等,可是園內人士都只在行人路上走,到處餵飼野鳥的、丟棄垃圾在草地上的、在園內大聲喧囂拍照的,我沒有看見。
忽爾,水舞廣場噴出多道水柱,連帶的音樂,聲量微細,不擾人。輕快的樂聲配上鳥兒的吱吱,讓人一時迷茫,不知吱吱聲的真偽。有孩童亦趁機在冰涼的水舞廣場上穿梭,雖然他在水柱間疾走,可卻沒有沾上一抹水花。水柱的噴發帶有節奏感,水滴在廣場內灑落時,再配合孩童的腳踏,竟在半空顯出道道虹光,電影感十足。駐足在一旁的孩童母親似是習以為常,繼續與附近的婦人暢談。我與友人逗留欣賞,稍作歇息。水柱、水花、水粉末,隨音樂的戛然而止,有節奏感地逐一停止噴出,似是為此音樂舞蹈畫上句號。整個小劇場大約三分鐘,足以為園內帶來一陣涼快。表演雖未使遊客拍案叫絕,如我,但已是一場不俗的演出。不一定造價高昂才能打造出令人難忘的水劇場呢!
往中央公園的出口走去,已是新崛江商圈、漢神百貨等購物熱點。一街之間,就隔絕出一個恬靜的園區了。可能高雄地大,休憩公園俯拾皆是,奼紫嫣紅開遍。是資源不足?還是資源傾側?返港後我和友人再一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