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冊:明月灣區
步出東華東院,往東院道巴士總站候車,車頭車尾都掛上「L學」白底紅字標誌的汽車緩緩在面前駛過,備戰應試的光景悉如舊日,緩緩地就把我載往童年。「東院道是學神路」,香港人調侃地稱學習駕駛者為「學神」,東院道一度是考私家車牌的試場,兼且空間遼闊人車稀少,因此成為教車師傅操練學神的熱點。
當年東院旁邊山上有許多石屋,我幼時常來此探望親戚。從維園對面聖馬利亞堂拐入,電車叮叮聲漸遠,舉目不見銀行、戲院、茶樓、百貨公司,只見中小學寂寂的立路旁,還有掃桿埔運動場青青的草地,學神車在寂寂中魚貫有序。考車牌制度嚴密,扣分準則透明,萬一「肥佬」唯有再來,沒有通融。嗯,公開試那麼嚴格認真,這就是香港!我這小學生將來得面對升中試,然而不怕不怕,考試及派位公道,學神至緊要奮鬥。
一路空曠,天高地闊,空氣清新,可是日曬雨淋,徒步大半小時終於走近東院。東院常散發消毒藥水味,孩子對醫院會有些懼怕,不過西式建築尤其是窗子窗格的設計,看得我入神。可是平民化的東院為什麼如此優雅?聖馬利亞堂為什麼似中國宮殿?沒有人給我解答。然而走走看看,點點滴滴,處處皆有趣味。
距東院半箭之遠便是大球場,又是茵陳鋪地,每逢舉行足球賽,球迷從東院道和加路連山道湧入,打破了平日的寂寂。在六七十年代足球賽事鼎盛,經常插上紅旗告示滿座,向隅的球迷怎肯錯過?竟攀上後山看免費球賽,俯瞰賽程之際,歡呼拍掌、指陳得失、分析陣勢、賽後評論……豪情澎湃,如足球一樣充滿力勁。後來教宗保祿六世訪港,於斯主持露天彌撒;葛培理佈道大會也在此舉行。再後來這兒舉辦過演唱會,歌聲響徹雲霄,因居民投訴噪音而終止。大球場不及維園便利,深居半隱,路長地廣,草地欣欣,座位近三萬,用來盛載市民的熱情。
教堂、學校、醫院、球場,砌起健康搭建文明,更有無盡空闊,一彎之路亦足見名都氣象恢弘、文化多元。東院道寂寂地肩負了多重使命,看,只要制度文明、氣場寬坦,學神車自然緩緩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