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潮.動向
連接中國與西方的「絲綢之路」,在中國家喻戶曉。隨着「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推進,「絲綢之路」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西元一世紀,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以中華王道的治世風範和地大物博的豐盛物資開闢了這條東西往來的通路。一八七七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中國》一書中,首次把漢代中國和中亞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間的絲綢貿易為主的交通路線,稱作「絲綢之路」。其後德國歷史學家赫爾曼在一九一○年出版的《中國和敍利亞之間的古代絲綢之路》一書中,根據新發現的文物考古資料,進一步把絲綢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亞細亞。除了陸上絲綢之路外,人們還把從中國南部和西南部出發的貿易往來的各條水上航線,稱之為「海上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與日本
自古以來,日本就對古絲綢之路精誠神往。尤其到了唐代,日本全方位吸取中國模式,絲路的文與物就成了臨摹的樣本之一,再加上作為東西文化的樞紐——長安,其繁榮為日本提供了織夢的素材,形成了巨大無比的精神動力。為了向中國學習,日本派遣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國留學。 遣隋使、遣唐使始於公元六○七年,八九四年終止,共進行了二十次交流,其中至少千多位派遣留學生在海上遇難喪生。儘管環境如此惡劣,日本青年仍然爭先恐後出行。歸國後,他們把用生命換取的大唐智慧與文物贈獻給朝廷和天皇。公元七五六年,聖武天皇駕崩,光明皇后將先帝精心保管的、來自絲路和大唐的珍品六百餘件交與東大寺正倉院寶庫收藏。從此,歷代天皇都繼承這一遺風,收寶和藏寶,並獨家掌管寶庫的鑰匙,在規定的日子裏隻身入庫查點,就連皇后與貼身侍從也不得跟隨入內。
其中,九千件寶物每年一度公開展示,參觀人數一直保持在二十萬。也就是說,寶物與公眾可以近距離對話,並且通過多種媒體和教科書得以如實展現。其中來自絲路的紫檀五弦琵琶是人人皆知的精品。就這樣,日本不斷輸入以漢字為表述記號的中國式教養,並且在此基礎上與本土文化融合迭進,其中包括非物質的、對於遙遠不可及的絲路的浪漫想像。比如日本的地名中就有反映這種心態的「九十九里濱」,更有戰敗後風靡一時的流行歌曲《月中沙漠》和名作《敦煌》所改編的叫座影片等,絲路始終是日本人民心中悠久的嚮往。
自古以來,日本的主流社會就尊重並認可中國傳統文化,各界精英的價值取向也大都源於古典的教誨。儘管以此為人文核心的框架幾經東西文化的大浪衝擊,直至今日依然雷打不動的支撐着日本的上層建築。無可否認,該框架中的內容伴隨時代景遷產生了變化,但對於當今的民主主義社會和國民意識依然具有重大的影響。這也是日本國民整體擁有足夠的力量去正視傳統守護傳統的思想根源。
二○一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在孟家女眷起居的後院,一株古桑鬱鬱蔥蔥,遮天蓋地。
(如欲閱讀全文,可選擇明報月刊iPad版,或到各大書報攤購買。)
(作者是日本法政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