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藝術
月前在友人家中聽到一場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奏的是國樂,令我耳目一新。我一向是西洋古典音樂迷,對國樂一竅不通,甚至蜚聲國際的香港中樂團,我也是後知後覺,幾個月前才聽了一場,那還是因為有馬友友參與表演的關係。
這場家庭音樂會,主奏的是香港中樂團的首席琵琶演奏家王梓靜女士,她和作曲家羅永暉組織的無極樂團也參加表演。該團成員是十位年輕女子,個個長得也奏得婉約動人,我發覺她們在演奏時流露出一股說不出來的氣質,似乎得益於中國文化涵養的潛移默化。這又和上次我見到的香港中樂團的整齊劃一、高水準、高技巧的風貌不盡相同。王女士和團員們在不同曲目中奏了兩種樂器,一是盡人皆知的琵琶,一是阮琴,不知何故,聽後我對阮琴產生濃厚的興趣,幾乎凌駕於琵琶之上。
為什麼我有這種反應?表面原因是它的音色聽來彷彿像曼陀林琴(mandolin)和俄國的民間樂器三角琴(balalaika),十位年輕女子奏起來千變萬化,但我發覺在技巧上阮琴的指法沒有琵琶那麼複雜,所以初以為這不是中國樂器,而是一種「胡」琴。結果適得其反,自己大錯特錯。請教了王女士和羅先生後才知道,原來琵琶才是源自胡域,而阮琴本來就是中國樂器,而且和魏晉時代的「竹林七賢」之一阮咸分不開。妙哉!
最後我分析自己的心理反應,並請王女士借我兩本書看,有一本是劉承華著的《中國音樂的神韻》,內中說﹕這種樂器最早出現於西漢,武帝時,張騫出使烏孫國,烏孫王欲與漢通好,武帝遂將公主嫁給他,出嫁前,特別製造了這個抱着彈的樂器,給公主在路上彈,以便消除旅途的寂寥;但我猜也可以奏出思鄉之情罷。魏晉時,由於「竹林七賢」中的阮咸最擅彈奏這種樂器,因此很快就流行起來。書中又說﹕阮琴也成為宮廷和文人名士喜愛的樂器,與魏晉時期美學上的漢魏風骨精神正相一致。「如果把阮琴比擬作人,那麼應該是一位通達的文人,儒雅溫厚而又剛直不阿,平凡質樸而又文思敏捷,才華橫溢」,正是我理想中的偶像!怪不得我一聽就喜歡。
但從一個現代人的立場來聽又如何?從我粗俗的西樂耳朵聽來,覺得阮琴音色的確溫厚,而且可以作多種和聲和對位的嘗試。也許琵琶也做得到,但音色——至少在我聽來——依然令人發懷古的幽思。膾炙人口的《十面埋伏》,由琵琶奏來,特別是由王女士獨奏,可謂肅殺和雷鼓之氣兼而有之,好像埋伏在樹叢的武林高手「萬箭待發」一樣;而阮琴卻令我想到《齊瓦哥醫生》片中的配樂(Maurice Jarre作),用的正是balalaika,哀怨之至,說不定用阮琴來奏更動人?
這種幻想就有點大逆不道了,但又為何不可?國樂也要創新,把阮琴和琵琶合奏,不是更相得益彰嗎?以琵琶主奏,而以各種阮琴——小阮、中阮、大阮和低音阮四種——協奏,效果一定更好。這本書中說琵琶「應該是一位年輕女子」,一位閱歷甚豐而又「老練大方」的「市井伶人」(這最後一句我不同意,至少與王梓靜女士的氣質不合),女性的琵琶配上男性文人的阮琴,豈不像紅花配綠葉了?我的幻想,終於在一張新出的唱片中得到證實﹕王女士率領無極樂團演奏九首名曲,內中一半以上皆是兩種琴合奏。我第一次聽到內中的《彝族舞曲》(王惠然編曲)和《況味天華》(劉天華作,羅永暉編曲),就很喜歡。
這張唱片中的最後兩首樂曲,卻是由阮琴合奏,特別是最後一首壓軸作品《無極境界》,是該團總監羅永暉先生為之所作的「主題曲」,我聽來非但覺得古風韻味猶存,而且也把西方音樂中的部分現代風格攙進去了,甚至包括「非調性」的和弦,直把我聽出耳油來!可惜巴爾托克(Bela Bartok)和科達依(Zoltan Kodaly)生前無緣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