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藝術
國際雙年展是當代藝術發展的催生劑,也是亞洲藝術家踏入國際藝術舞台或市場的一塊跳板,知名中國藝術家張曉剛於一九九四年參與了第二十二屆聖保羅雙年展後,也正式踏入國際藝術圈。亞洲國家舉辦雙年展,除了達到以上的目的外,也希望能藉此建立國際網絡,並奠定國家藝術聲譽。當代著名藝術歷史學者姜苦樂(John Clark)經過多年來對國際年展現象的研究後,確定了以上的說法。
光州雙年展創立於一九九五年,是亞洲首個國際雙年展,上海也於一九九六年舉辦雙年展。此後亞洲城市陸續舉行有主題,且預期為別具一格的國際藝術展。至於香港,一直被認為是遠離了國際的藝術場域。其實香港藝術家也並不是完全跟國際藝術扯不上關係,如果我們參閱一些出名藝術家的履歷,不難發現其所參與的國際展比本土的展覽還多,屬於名副其實的國際藝術家;然而站在城市的層面上來說,又好像是一無所有。西九藝術區的發展可能也針對這個情況,而要特聘國際人士來協助,使香港藝術的面貌更加國際化和具有水準。
香港藝術工作者的私人國際藝術網絡並不弱,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本土藝術家也可活躍於世界藝術展覽,然而私人的財產並不等於公家財產。在公共層面的藝術網絡應如何建立、累積和發展,真是一個迫切的議題。有人一直倡導由香港藝術館主辦的香港當代藝術雙年展,應由本土的比賽展改為國際邀請展覽,目前藝術館正在維修,這個問題於是暫時擱置;香港藝術發展局於二○○一年開始參與威尼斯雙年展,事到如今,在如何選擇藝術家的方案上,跟坊間的一些意見仍然未能協調。是次的光州雙年展據報是由該地策展人自行揀選藝術家的,藝發局則純粹資助展出。究竟香港需要什麼樣的藝術展?又應如何建立較完備的藝術家參選制度?這些問題跟國際藝術的接軌又有什麼關係?
(如欲閱讀全文,可選擇明報月刊iPad版,或到各大書報攤購買。)
(作者為藝術工作者、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