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藝術
2022-5-27
二〇二二年六月號
俄羅斯戰爭音樂(路德維)

一九四一年,納粹德軍封鎖圍攻前蘇聯城市列寧格勒(今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家鄉聖彼得堡),列城最重要的藝術家,包括作曲家蕭斯達柯維契,都遷至西伯利亞避難。列城居民奮勇抵抗,而蕭氏則在大後方完成了他的第七交響曲《列寧格勒》。勉強拼湊起來的樂團在列寧格勒首演作品時,擴音器向德軍直播着音樂會,以示列市抵抗之心;總譜輾轉經伊朗德克蘭和埃及開羅送至西方,歐美指揮家爭相上演,由托斯卡尼尼搶得作品的美國首演權。(只是作曲家本人對托氏的錄音很不以為然,覺得所有的處理都胡來。)作品立時廣受歡迎,因為它代表了反法西斯主義抗爭。戰後它的受歡迎度驟降,被西方聽眾視為無內涵的政治宣傳音樂,但近二十年來卻又再度流行起來,因為大眾已對作曲家的心路歷程形成了普遍共識:作曲家在蘇俄政權─尤其是斯大林統治下的蘇俄政權底下提心吊膽地掙扎求存,他的作品(尤其是在一九三六年被斯大林批鬥後的作品)背後都有多重含義。根據初出版時具爭議性、但現在越來越受認可的作曲家回憶錄《見證》,作曲家「其實並不反對把《列寧格勒》作為我第七交響曲的標題,但它的內容並不是被困的列寧格勒,而是由斯大林摧毀、希特拉僅僅捅上最後一刀而已的列寧格勒」。我很好奇,俄烏戰爭爆發後,它的流行程度又會有怎麼樣的變化。

一九七六年七月四日,美國慶祝獨立二百周年。該晚,波士頓普及樂團(Boston Pops Orchestra)極受歡迎的年邁指揮費德勒於波士頓查理斯河畔上演了一場全國直播音樂會,四十萬觀眾創下史上最大音樂會現場觀眾人數的健力士紀錄。壓軸作品柴可夫斯基《一八一二》序曲的結尾除了本來已夠矚目的大炮聲與鐘聲之外,更配上綻放的煙花,是一場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的盛典。柴可夫斯基本人也許對這首只花了一周寫完的委約作品不以為然,但它一直是作曲家全球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直至普京入侵烏克蘭。

《列寧格勒》交響曲與《一八一二》序曲都是偉大的作品。它們偉大之處,當然不在於為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說話。前者的偉大,在於它所表達的人類悲壯而寧死不屈的英雄性與意志;後者的偉大,在於它巧妙地把代表俄國人民的東正教聖頌與民歌、代表入侵拿破崙軍隊的《馬賽進行曲》(現在的法國國歌),以及其時的俄國國歌《天佑沙皇》組合成一個繪形繪色的「衛國」故事。後者當然不像前者般複雜和有多層意思,結尾亦常被人詬病為嘈吵,但配器色彩與旋律卻教人讚賞;認可這首作品的人,除了一九七六年波士頓的四十萬慶祝美國獨立的美國人之外,當然還包括俄烏戰爭之前欣然上演此作的「名樂團與名指揮」。擁有優雅旋律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何嘗不「簡單」,但又何嘗不是經典的偉大作品?

可惜沒有現代人能時光倒流,委約祖籍烏克蘭、祖姓柴卡(Chaika)的柴可夫斯基花半周時間改編《一八一二》序曲。橫豎柴氏以採用烏克蘭民歌素材見稱,直接取代序曲中的政治不正確元素便可─畢竟在蘇俄時期,曲中的《天佑沙皇》旋律也被簡單粗暴地剪去、以「政治中立」的葛令卡歌劇旋律取代之。這樣的話,音樂史上便會多一首傑作:《二○二二》序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