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藝術
2022-6-30
二〇二二年七月號
霍剛──米蘭一劍六十年(郭東杰)

一九六七年,霍剛與其作品(右)在意大利佛羅倫斯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封塔納作品(左)同場展出。

霍剛《抽象2018-039》 油彩畫布(六聯屏) 80 x 80 厘米(每屏);160 x 240 厘米(全幅)  2018年作

拍賣行專家一年到晚奔走全球。疫情爆發之前,我一周之內出現在三至四個城市,幾乎是平常事,但如果說在我芸芸差旅之中最難忘的,應該是二○一七年十月,我首次前往米蘭的徵集之旅。當時,我剛開始研究「戰後藝術」(Postwar Art)這個在西方藝術史上的重要概念,希望有助梳理華人乃至亞洲藝術史,尤其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在米蘭發起、以唐宋「靜觀精神」為宗旨的戰後藝術團體「龐圖國際藝術運動」(Punto International Art Movement),在香港拍場頗見佳績,因此年底時我的主管跟我說,公司可以給我一張前往米蘭的機票,進行實地考察,但必須找到好的作品回來,否則沒有下一次。我知道這是個黃金機會,必須好好把握。時至今天,我發現這場徵集之旅,給我種下許多善緣,不止助力我的事業,甚至影響亞洲拍賣市場格局,其中霍剛老師與我的忘年之交,是我至今依然津津樂道的故事。

欲觀看全文,請登記成為《明報月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