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藝術
驚悉傅敏先生於近日去世,內心悲痛不已,也勾起很多回憶。思緒萬千之際,提筆良久,真不知道從何寫起。
傅敏是著名翻譯家和藝術評論家傅雷的哲嗣、鋼琴家傅聰的胞弟。在父兄耀眼的光環下,傅敏默默做了很多工作。我們今天能夠讀到《傅雷家書》這本深刻影響好幾代中國人的書,並由此管窺二十世紀中國一段重要的歷史,其實全賴傅敏的良苦用心和辛勤付出。除此之外,傅敏也多方收集、整理和出版傅雷的遺著。幸得他多年來的不辭勞苦,以及嚴謹細緻的工作,使我們能了解傅雷的為人、生平以及多方面的學術成就,讓它們得以被更多的讀者了解。此外,傅雷慧眼識珠,與國畫大師黃賓虹惺惺相惜,在中國追求西化、現代化的大背景下,發現黃氏「復古」面目背後驚人的現代性,並早於四十年代即致力推廣其畫藝以引起國人注意。澳洲藝術史學者Claire Roberts為此寫了一部專著Friendship in Art: Fou Lei and Huang Binhong,由香港大學出版社於二○一○年出版。經過傅敏協調促成,筆者將此書翻譯成中文在國內出版,令上世紀四十年代這段重要的藝術友誼獲得應有的關注。
我與傅敏、傅聰交往多年,很能感受到他們之間心心相印的手足之情,但也能看出他們的性格迥異。或許可以說,兩兄弟繼承了他們父母不同的方面。傅聰性格剛烈,不拘小節,也不愛掩飾喜怒哀樂。我與他一同聽音樂會,親眼看到一個不相識的人過來畢恭畢敬地自我介紹,說是某位傅雷認識的大畫家的徒弟(這位大畫家自然不是傅雷所敬重的黃賓虹)。傅聰含含糊糊地寒暄了一句話之後,竟直接在座位上轉過身去。傅敏則是待人接物文質彬彬、溫和謙遜,對待他的長輩、晚輩皆如是。而且他做事情認真、耐心、細緻。傅雷的遺著能得他來為後世整理保存,真是一大幸事。兩兄弟的性格,其實是完美的互補,令人能從他們身上,懷想其父母當年的氣度風采。這種鮮明的個性,頗似曾經的魏晉風度。《家書》提到他們都愛《世說新語》,如果他們活在晉代,一定會被寫入其中。傅聰可能會出現在〈簡傲〉篇,而傅敏則會在〈雅量〉篇。
我與傅敏結緣,始於二十多年前。當時的我年少而不知天高地厚,寫了一篇評論傅聰鋼琴演奏的文章。回首再看少作,總因其幼稚而感到羞愧難當。但當時素未謀面的傅敏,讀了文章之後主動與我聯繫,並把文章轉給傅聰。從此我與他們都成了忘年交。後來我在北京讀書,經常到傅敏和他夫人陳哲明家中拜訪,他們待我關懷備至,現在每每憶及,都不勝傷感和欷歔。哲明阿姨曾對我說,希望傅敏能親眼看到《傅雷家書》英譯的完成。很遺憾我無法在傅敏生前實現此事。唯一令人寬慰的是,五十多年後,傅氏兄弟終於可與父母在天堂團聚了。
(作者為美國Emory University教授、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