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書話
如所周知,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後的一代儒家宗師,後世尊稱之為亞聖。他提倡仁政,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性善論是孟子思想的基石。孟子認為人性本善,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即憐憫心、同情心。他舉例說,人看到小孩要掉進井裏,都會感到驚駭與同情而想去救他,這就是「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又叫「惻隱之心」。「惻隱」,即憐憫傷痛之意。《說文》:「惻,痛也。」桂馥《說文解字義證》:「謂惻然心中痛也。」「惻」謂心痛,故从心。至於「惻隱」之「隱」,即《孟子.梁惠王上》「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之「隱」,趙岐注:「隱,痛也。」意謂哀痛可憐。然則「惻隱」之「隱」何以从阜?
(如欲閱讀全文,可到「網上商店」購買下載版,或到各大書報攤購買印刷本。)
搜尋文章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