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書話
2020-12-29
二〇二一年一月號
「Bokeh」──朦朧的迷思(吳富強)

早前在此專欄談過Shutter「快門」、Zoom lens「神鏡」和Vertical grip「直度」等等幾個攝影名詞的中譯,近日又偶然看到了一個二○一九年的iPhone廣告,其中提及「Bokeh」這個有趣的攝影名詞。廣告中的一位媽媽使用iPhone的軟件,將相片中,她兒子背後的另一位小朋友Bokeh掉,當這位被Bokeh掉的小朋友媽媽看到照片時,不禁喊了一句:「妳把我的孩子Bokeh了嗎?」(Did you bokeh my child ?)。由於iPhone將Bokeh這個攝影名詞用作動詞,隨後中外網上就Bokeh的正確用法引起了一番討論。

對攝友而言Bokeh這個名詞並不陌生,直覺以為是英文借用某歐語的外來詞(loanword),其後才知道Bokeh原來是從日文「Boke」借入英文,為了方便發音,將Boke變成Bokeh。根據Merriam-Webster,Bokeh大約從一九九七年間才開始使用,意思是:The blurred quality or effect seen in the out-of-focus portion of a photograph taken with a narrow depth of field lens。大意是以短景深鏡頭拍攝相片,以達至焦點以外部分呈現朦朧效果。就讓我們討論一下Bokeh這個有趣的名詞的中譯。

Bokeh並沒有像很多外來詞一樣,以音譯方式進入華語世界,Bokeh有以下的意譯:一、背景虛化;二、前清後朦;三、暈景;四、散景;五、焦外朦朧。

透過文中的照片可以說明,把Bokeh譯成「背景虛化」或「前清後朦」會有誤導之嫌。因為Bokeh是指相片的主題部分(蔽身林間的鳥兒)清晰,其他部分即主題的前景或背景(圍繞鳥兒的枝葉),均呈現朦朧效果,而「背景虛化」和「前清後朦」單指虛化了背景但不包括前景。

至於「暈景」亦可能產生誤解。Bokeh譯成「暈景」大概是因為日文的Boke可以寫成「暈け」,便信手拈來。雖然日文原帶有「模糊」和「朦朧」之意,但直接挪用到中文卻難免產生歧義。在中文,「暈」字即時令人聯想到用於眩、暈車、暈船、頭暈眼花的那個「暈」字;雖然「暈」也有用於形容太陽或月亮周邊帶點朦朧的「光暈」,即英文的Halo,但用來應對Bokeh並不準確。再者,我們看看文中照片的主題部分呈現了清晰的鳥兒,縱然其餘部分朦朧,但又怎會令人看得暈頭轉向呢?

最後討論一下「散景」和「焦外朦朧」的意譯。在香港攝影圈,「散景」是最廣泛使用的中譯,因為簡單直接、清晰易明。要勉強挑剔的話,「散景」沒有清楚說明「散」的是前景還是背景,而且「散」字令人聯想到「鬆散」而不是「朦朧」。一般而言,如果相片的構圖或畫質,被視為鬆散,是不理想的。相對來說,「焦外朦朧」就將Bokeh解釋得一清二楚,但感覺太機械、太科學,用來配對Bokeh這樣優美的名詞,感覺有點落差。應用起來也很累贅。

個人覺得兩者在於伯仲之間,一詞約定俗成,一詞清楚準確。兩者相較,孰優孰劣,實在難以取捨。

各位讀者,你們的選擇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