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如果真能夠穿越到先秦時代,即使度過十二個寒暑,也過不了一個龍年,因為當時根本沒有龍年。
十二生肖的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東漢王充的《論衡》,那時已是配上十二地支,從子鼠到亥豬順序整齊排列。但東漢之前呢?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了兩批竹簡,其中「盜者」的內容出現了十二生肖:「子,鼠也,盜者銳口,稀鬚……丑,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寅,虎也,盜者狀,稀鬚,面有黑焉。卯,兔也,盜者大面頭。辰,盜者男子,青赤色……」輪到屬龍的辰,後面卻沒有對應動物的字。一九八六年四月,甘肅天水放馬灘秦代墓葬出土甲、乙兩種《日書》竹簡,年代與睡虎地秦簡相近,也同是「盜者」的內容:「子,鼠矣。丑,牛矣。寅,虎矣。卯,兔矣。辰,蟲矣……」
當時龍的位置,原本是屬於蟲的。
* * * * *
古代原來沒有龍年,但卻真的有龍。我們認知的龍,是「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也」,但這個形象是唐宋之後才逐漸形成的。在遼寧阜新查海遺址出土的興隆洼文化石塊堆塑龍、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的蚌殼龍、湖北黃梅縣焦墩遺址出土的河卵石龍等,是一種獸首、長軀的動物(見本期文章〈甲辰說龍—中大龍年展〉)。龍的形象不停演變,相信跟龍與皇權扯上關係有關,既然龍代表皇帝,那麼龍的形象就是集合各動物之所長。這好比古代中華文明發展史的文化融合過程,汲取新文化、新思想的養份,以此豐富和壯大中華文化。
* * * * *
在古代,龍的功德在於普降甘霖,是招雨的瑞獸,這對現在的香港而言,彷彿碰上一個好兆頭之年。執筆之日,恆指跌穿一萬五千點的關口,雖云股市有其循環升跌,但一張貨櫃碼頭無貨櫃的相片,道盡當下的險峻及未來的不確定,縱使夜繽紛如何有聲有色,亦無法掩蓋香港人的迷茫和擔憂。何時才能久旱逢甘露?在沒有答案的時候,想起《易經.乾卦》有云:「潛龍勿用」,也許這一個龍年,好好積蓄實力,增值自己,期待將來可以有「飛龍在天」的一刻。
新春將至,正是「甲辰說龍迎新春」,敬祝各位讀者、作者身體健康、萬事順利。
(作者為本刊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