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集
2012-7-2
二〇一二年七月號
蔣公家庭的宗教成份 (王鼎鈞)

  馮友蘭教授說過,他的著作可以分成兩部分,一是「照着說」(引述前人的成就),一是「接着說」(發抒自己的見解)。我來仿效一下。

  最近,史學教授王成勉邀約同道多人座談,解讀蔣介石日記中宗教信仰的部分,話題十分新鮮。

  據報道,參加座談的學者指出,蔣氏一生有幾個最痛苦的時刻,如一九四四年和史迪威決裂,一九四六年簽訂中蘇友好條約。日記顯示,蔣公在面對痛苦危難時,從《聖經》和祈禱中得到啟示和支持。

  按,宗教信仰不能使人免於壓力,但是可以幫助世人承受壓力,壓死駱駝的並非最後一根稻草,而是他的意志提前崩潰。猶太民族四千年來顛沛流離,歷經千劫萬難,壓不扁、打不散,在此一歷史背景下發展出來的基督教義,「抗壓」的功效尤其明顯。

  蔣氏一生,似乎嚴肅多於輕鬆,痛苦多於快樂,他當年常說一句話:「寒夜飲冰水,點滴在心頭。」說到蔣氏最痛苦的時期,我覺得不能遺漏了一九五○年他敗退到台灣的時候,一再說「我無死所矣!」他和夫人同登玉山,置身「只有天在上」的孤絕之中,讀《以賽亞書》:「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我們可以想像這兩句經文對他的意義。

  報道說,學者指出,蔣氏堅決反共,見機甚早,而且始終一貫,他的宗教信仰雖非唯一的因素,但應是重要的因素。按,蔣氏是站在時代潮流的歧路上的領導人,那時他可以南、可以北,可以蒼、可以黃,結果他沒做希特勒,沒做斯大林,遍體鱗傷做了個蔣中正,不管你多麼討厭他,他這個選擇總還不賴。如果這也出於基督教的影響,可以算是基督教對中國最大的貢獻了。

  新聞報道引述王成勉教授的話:蔣氏日記中多次提到他受到神的感召、啟示,甚至還有和神溝通的經驗,但都沒有更多的資料可說明細節。這倒是我們當時生活在台灣的人完全不知道的事情,這個保密工作做得好!如果這些細節當年公布了、或者由教會故意泄漏了,不知道台灣當年有多少天父附身、天兄降世的信徒,笑話可就大了。

  蔣公似乎從未利用他的權力幫助基督教發展,台灣媒體從未報道他證道,雖然恆久參加主日崇拜,似乎從不發言談及他在《西安半月記》中提到讀《聖經》,在《抗戰勝利告全國軍民同胞書》中引用了耶穌一句話:「愛仇敵」,他曾應聖經公會之請寫下:「我常勸人讀《聖經》。」這樣的例子不多。他在基督教的重要節日發表過文告嗎?那是蔣夫人的事。他好像把他的宗教信仰當做私事,這個分寸把握得好。

  蔣公的葬禮雖然用基督教儀式,但主持人周聯華牧師一句「請全國同胞各自向你們信奉的神禱告」,石破天驚,把蔣公扶上全民領袖的寶座,非一教一黨所得而專。我猜這樣符合蔣氏的心意。

  新聞報道說,座談會中有人標舉蔣氏伉儷引領三個重要的人物皈依基督,這三個人是張學良、孫運璿、尹仲容。我想應該加上一個人,或者應該首先提到這個人,蔣經國。王教授說蔣氏日記中對於「經國受洗」有豐富的描寫,提及自己為此而感動謝恩,也談及一年來和經國共同禱告,最後由其自定受洗。可見此事何等重要,非他人所能比擬。

  依我拙見,孫、尹兩位先生皈主,對公眾影響很少。張少帥本來要信佛,他闖下的瀰天大禍,最好由他放入佛法中去消解。蔣經國,他是蔣介石之後關係台灣禍福的人物,他的蘇共背景,他的特工經歷,都曾經令人惴惴不安,可是上台以後他完全變了一個人,大家「如逢大赦,如歸故鄉!」他的觀念為什麼會改變?似非一句台灣人民的壓力所能完全解釋。既然蔣經國對基督教的投入這麼深,豈能船過無痕?如果基督信仰也對他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他家老太爺可謂用心良苦,台灣人民可以算是進入上帝揀選的名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