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集
看完《太平輪》,我默默地腦補了迷你男神劇《萬萬沒想到》的片頭曲,因為吳宇森的這部電影和王大錘的片頭曲一樣,全程五個字:萬萬沒想到。
心平氣和地說,《太平輪》就是個超長預告片,所有鏡頭用來展示六個演員的美貌,所有的情節,所有的台詞,都像「英語九百句」一樣,是死去的表達。黃曉明還在擺《上海灘》的pose,宋慧喬還是做護膚品廣告的眼神,影片中的每個人,沒有一個擁有屬於影片的身世,都章子怡一樣,一秒鐘可以從「我的父親母親」穿越到「藝妓回憶錄」。不過,這並不是這部電影最離奇的地方,吳宇森特別厲害的是,他的立場。本來,從國軍角度展開的敍事,倒是一個具有難題性的電影角度,但是,在荷李活呆了多年的吳宇森已然獲得了上帝視角,或者說,商業視角讓他滑溜溜地兩邊討好,他用愛情挽救國軍,用人民讚美我軍,如此,長時段的戰爭場面對於觀眾來說,就是看特效製造垃圾,因為攝影機視點的來回遊走,慘烈的內戰成了烟火演習加婚慶特寫,戰火不能奪走黃曉明的美貌,生命最後一刻,黃大將軍要回營房和自己的結婚照死在一起。
《太平輪》的廣告詞說,這叫愛情超渡戰火,聽上去蠻摩登的,但這種人道主義的小火苗也至少燃燒了半個世紀,而華語影壇上的這支小分隊,無論是陸川還是吳宇森,都沒有向這個題材饋贈真正有營養的敍事。
這讓我想起《拉孔布.呂西安》。這部電影因為今年的諾貝爾獎,重新進入我們的視野。莫迪亞諾編劇、路易.馬勒導演的這部作品,其實跟《太平輪》一個題材,就是講述戰爭中的個人。法國西南部的一個農家少年呂西安,因為想進反抗組織而不得,稀裏糊塗加入了自衛隊,成了一個通敵者。逐漸的,呂西安開始享受一個法奸的好處,包括物質和愛情。不過,盟軍逐漸逼近,呂西安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影片以字幕結束,交代呂西安被槍決。
這部電影在一九七四年上映後,立馬遭遇大量批評,因為導演用「溫柔的憐憫」處理了通敵少年呂西安,電影不僅沒有在政治上審判少年,反而在人性上拯救了他:通過輕快的音樂,田園牧歌式的畫面,展示了「所有人都可能犯的罪」,因此,福柯指責電影用情調柔化強權,是法國的又一次淪陷。這是七十年代的法國,路易.馬勒被迫離開法國。
戰爭中,沒有純潔的個體,這幾乎是常識。但這個常識如今受到了全盤改寫,其中包括莫迪亞諾的貢獻。《拉孔布.呂西安》中,路易.馬勒原稿中的呂西安其實壞得更自覺,但是莫迪亞諾把他改編得更懵懂更人性,而莫迪亞諾的這個改動顯然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模仿和致敬。由此,《太平輪》的戰火和《呂西安》的背景雖然分屬兩場不同概念的戰爭,但是在終極意義上,導演都用情調超克了戰爭,用愛情驅逐了敵我,會有人反對金城武和長澤雅美在一起嗎?在童話般的戰爭中,戰火就是愛情的禮花。
今天,法國已沒有知識界對《呂西安》豎中指,莫迪亞諾得獎後,《呂西安》凱旋回潮。而我們,對於大卡司駛來的《太平輪》,除了吟誦一句,「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似乎也別無抵抗了。
(作者是上海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