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事
2018-3-28
二〇一八年四月號
歧路口的城市 (王曉明)

二○一一年,哈佛大學的經濟學教授Edward Glaeser出版了《城市的勝利》(Triumph of the City),被《經濟學人》雜誌評為當年的非虛構類好書。他寫這書的背景之一,是二○○○年代中期以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的進展,第一次超過了發達國家。今天在這裏討論「粵港澳大灣區」,我很自然就想起這本書的書名。最近二十年,要說世界上哪裏是城市取得最大勝利的地方,那就是中國大陸了,而在中國大陸,城市的勝利最顯著的地方,就是深圳和珠江三角洲。
但是,Glaeser這書還有另一個背景:大致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世界各地,首先是所謂發達國家,接是其他地區包括非洲,對目前這樣的城市化的質疑和反思越來越多,城市甚至被看作是骯髒、貧困、不安全、不環保、只適合賺錢、不適宜生活的地方。所以,Glaeser寫的,其實是一本替城市化辯護的書。
為什麼在我們這裏被普遍看成是體現了社會進步、也被確定為基本國策的城市化,在世界上其他許多地方,卻成了一件需要認真辯護的事情?
我的了解非常有限,但想藉這個機會,非常粗略地解釋一下,城市化為什麼招來這麼多批評,這些批評的重點在哪裏。時間有限,只說兩點。

(如欲閱讀全文,可到「網上商店」購買下載版,或到各大書報攤購買印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