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事
2022-7-29
二〇二二年八月號
英國國力下滑軌跡 已成定局──談約翰遜辭職下台(尹子軒)

約翰遜七月七日中午在倫敦唐寧街十號首相府外,宣布辭任英國首相及保守黨黨魁。(明報資料室)

在截稿之時保守黨正為約翰遜如鬧劇一般的首相生涯以另一場鬧劇(執政黨自己發起不信任動議)謝幕,為同場另一場鬧劇─極右翼和右翼互相傾軋,卻互相指責對方是「社會主義者」的黨內領袖選舉增添氣氛,畢竟聯合王國政壇自二○一六年以來仿若一幕幕黑色喜劇,而短期內亦未見任何變好的可能。畢竟,當辛偉誠(Rishi Sunak)這位家財萬貫、妻子涉嫌以「千萬英鎊計」逃稅的前對沖基金掌舵人和前高盛銀行家居然被黨友指為「社會主義者」的時候,再不諳政治的人恐怕也感覺到保守黨內部頗為不妥。

在俄烏戰爭造成的通脹陰霾籠罩下,因約翰遜保守黨政府脫歐政策所造成的經濟惡果或許在民眾眼中並不那麼明顯。然而,約翰遜不單單是個政策上「埋炸彈」能手,他屢次對黨內溫和派的排擠以及對脫歐鷹派的附和與助長,已經將保守黨以至英國拉到一個極端不利的位置。下一次大選,聯合王國將會真正看到脫歐的經濟惡果配上約翰遜毫無底線的機會主義造成的破壞。

因脫歐滯漲幾成定局的聯合王國

脫歐機遇及政府效率大臣李思銘(Jacob Rees-Mogg)被議會質問脫歐對經濟的影響時,指現政府不曾也不會為脫歐後的英國經濟孰優孰劣作特別評估。難道不奇怪嗎?脫歐大將居然沒有大書特書脫歐的好處?從剛過去的四月及六月,國際貨幣組織(IMF)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分別發表經濟預測報告,而根據IMF的報告,因為俄烏戰爭造成的能源價格上升,歐元區在二○二二年的經濟增長由年頭預計的百分之三點九收縮至百分二點八,而同期英國的增長則由百分之四點七收縮至百分之三點七。OECD六月的估計相若,歐元區及英國在二○二二年的增長為百分之二點六及百分之三點六。單以二○二二年的數據看來,英國的經濟前景似乎較歐元區好,不是嗎?然而,經濟增長是一回事,如果被通脹跑過(也就是滯漲)的話,也根本無補於事,而聯合王國卻正正為此所苦。其中大部分的責任,可以說是咎由自取的。眾所周知,全歐洲的通脹率都在升溫,然而根據美國智庫彼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引用OECD的數據,自從二○二一年中開始,英國整體通脹就比起受到俄烏戰爭影響導致燃料以及食品價格增長的歐盟成員國如德國和意大利等更高,截至二○二二年四月,德、意的通脹率分別是百分之三點八和百分之二,英國卻是百分之五點四。箇中原因主要是失去歐盟勞工市場的供應以及脫歐後必然增多的關稅/非關稅貿易壁壘,造成了勞工短缺、進口成本高昂、購買力減少,以及工資上升壓力等,目前已經部分體現在英國罷工潮當中。那麼,未來又怎樣呢?根據IMF的報告,二○二三年歐元區及英國的經濟增長分別為百分之二點三及百分之一點二,而假如根據OECD的報告,兩地在二○二三年的經濟增長則更悲觀地分別為一點六及零,而英國在二○二三年的增長在兩個機構的預測中均敬陪七大工業國末席。在上述因素並無短期消散的可能下,也許這正是保守黨並未有評估脫歐經濟影響的理由。

當極右經濟主張成為黨內主流

自二○一六年推動脫歐之後像個懦夫地退出黨主席選舉,到二○二二年他不情不願的辭任,無能的約翰遜在政壇上逢凶化吉的秘技,不過是在經濟調控上往右靠攏,或是就北愛爾蘭邊境問題向歐盟作出無聊的挑釁,以換取他身旁極右空想家如李思銘和其率領的極右鷹派支持;從日前荒誕的黨主席選舉可見,這種意識形態至上的手段,代價是徹底扭曲了保守黨內的政治生態。截止截稿之時,保守黨黨主席的「選舉」僅餘兩位候選人,分別是辛偉誠和外相卓慧思(Liz Truss)。現在誰是「刺客」將約翰遜轟下台的人昭然若揭,顯然是早在去年十二月已經注冊「Ready for Rishi」域名、亦是首個從約翰遜內閣辭職的辛偉誠。辛偉誠等了超過半年的這場背刺,當然是有一定把握能進佔首相大位方付諸實行。表面上,這位被《衛報》稱為「穿跑鞋的戴卓爾夫人擁護者(Thatcherite in trainers)」,符合保守黨一切經濟上的意識形態:不但在任期內削減公共開支,對公務員凍薪及在黨主席選舉辯論期間亦一直在重複保守黨員最愛的狗哨──「減稅」,而造就辛偉誠作為財相聲望的其中一個重點是他對疫情務實的應對,就維持疫情期間公共醫療開支增加國民保險繳款、取消之前的企業稅務減免,讓英國步過難關。但這不過是稍微偏中間一點點的政策選項,甚至他疫情間推行的強制休假計劃亦可說是保守,卻仍受到大量黨內極右派的質疑,李思銘甚至在極右喉舌《每日郵報》專欄指辛偉誠的稅務政策是「社會主義」,「搗毀了保守黨多年來建立具競爭力稅務架構努力」云云。疫情期間選區企業受到巨大衝擊時,這些保守黨員們倒是一聲不吭。

黨內極右派支持的是承諾更多減稅計劃、將辛偉誠擔任財相時為了填補政府開支的增稅等政策推倒重來的卓慧思。卓慧思擔任外相時,雖然對於英美之間的紐帶相當重視,但她也是《北愛爾蘭協定法案》始作俑者,支持單方面更改北愛的貿易條款,所以得到脫歐鷹派的歡心。然而她的稅務減免計劃,在美國和歐盟都步入加息周期的當下,只會進一步加劇英國財務負擔,短期內飲鳩止渴而已。更離譜的是,卓慧思將矛頭指向英倫銀行,認為通脹問題是央行的責任,而非政府的責任,並承諾會進行減少央行獨立性的改革。可以預見,卓慧思是另一個侃侃而談的極右傀儡而已,她的政策承諾就算完全付諸實行,能夠滿足到的也只是保守黨內一翼。辛偉誠可能稍好一些,然而他同樣也並無阻止約翰遜《北愛爾蘭協定法案》的意思。保守黨選舉餘此二人,不過是是否繼續往脫歐留下的瘡疤撒鹽而已。

聯合王國到此,在保守黨的領導下下滑的軌跡已無可避免。

(作者為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歐洲研究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