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事
2023-4-28
二〇二三年五月號
祭祖後,馬英九下個目的地是北京?(林泉忠)

作為一九四九年以來首位台灣卸任總統的大陸行,馬英九於二○二三年三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七日踏足中國大陸,實現了為期十二天的歷史性「祭祖之旅」。此行觸發北京及馬方面各自進一步思考今後馬英九作為「兩岸橋樑」的可能性,相信此時正是雙方分別就此進行事後評估並且展望未來的作業階段。此項評估將直接影響馬英九下一次是否能如願以償地前往北京,除了與習近平舉行在兩岸土地上的首次會晤,還包括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說等重要行程規劃。

無需贅言,今後無論是馬英九的第二度、第三度大陸行,還是是否扮演「兩岸橋樑」的角色,取決於馬英九方面的意願,以及北京方面的批准,其中關鍵在於後者。

就此次馬英九的大陸行,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於四月十二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馬英九先生此訪充分體現了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文化、共同的歷史、共同的願景,反映了兩岸同胞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心聲,再次證明『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北京如此總結馬英九此次「祭祖之旅」,所透露的正是大陸方面一開始對馬此行的定調。換言之,此為北京希望透過馬英九此行所要達到的目的—起到在「新時代」兩岸交流的橋樑作用。

就其背景而言,進入二○二三年後,北京基於對習近平第二任期所推動的「惠台措施」和「以武促統」效果有限,以及因應「二○二四年台灣總統大選」,為了竭力阻止賴清德上台,不啻定調恢復改善與國民黨的關係,更進一步擴大至兩岸交流的正常化(林泉忠〈北京急推「兩岸交流正常化」的兩大動因〉,《明報月刊》,二○二三年四月號)。北京批准馬英九的「祭祖之旅」,正是在此大方向的脈絡下促成的。

 

多次提及「中華民國」

毋庸置疑,馬英九的「祭祖之旅」必須符合北京的期待,包括國台辦發言人所論述的三個層面。即其一,疏通兩岸人民的歷史文化情感,並以此作為交流的基礎。其二,從現實面而言,符合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兩岸應當交流,並藉此來促進發展、維繫和平。其三,北京視「九二共識」為兩岸官方交流乃至兩岸和平的前提。換言之,就此三個層面的意義也是「條件」,馬英九此行所能扮演的功能,不僅符合習近平於二○一九年一月二日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上的講話」精神,倡導兩岸人民「心靈契合」;也符合當下北京定調「兩岸交流正常化」的方向;更難得的是馬英九是台灣社會目前仍積極呼籲以「九二共識」來推動兩岸和平與發展的指標性人物。

簡言之,就馬英九所能扮演的兩岸交流的功能觀之,對北京而言,馬無疑是取代年邁且在台灣社會已幾乎不具影響力的連戰,而作為「新時代」兩岸交流橋樑的不二人選。然而,事情並不那麼簡單。馬英九畢竟並非連戰,不會是一位「聽話」的人物,這是由於馬英九一方面提倡並承認北京所期待的、作為兩岸和平前提的「九二共識」,同時又基於其對「中華民國」的無限忠誠,而堅持「一中各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作為此論述的「條件」。

因此,在此次「祭祖之旅」的過程中,馬英九在幾個場面多次提及「中華民國」,並且在與湖南大學師生的交流環節中,公開提及「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都是中華民國」的表述,堪稱碰觸了北京的「底線」,並可視為全國政協主席、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王滬寧並未如預期於馬英九離滬前的四月六日到上海與馬會面的主要因素(林泉忠〈北京如何思考馬英九在未來兩岸關係中的角色〉,《明報》,二○二三年四月三日)。

換言之,馬英九在大陸的言行,尤其是在湖南大學就「一中各表」的言論,將成為北京判斷是否再次歡迎馬英九大陸行的重要指標,以及馬是否適合擔任「兩岸橋樑」角色的主要影響因素。

試探北京容忍底線

不止於此,值得提醒的是,馬英九在大陸就「一中各表」的公開表述,也是在試探北京「容忍」的底線。眾所周知,自一九四九年以來「兩岸分治」已經延續了七十多年,雙邊的隔閡不會在可預見的短期間內獲得消除,兩岸之間在營造互信上,必須面對過去常年累積下來的重重障礙,也不會輕易得到清除。習近平要在任內「解決台灣問題」,除非訴諸武力來達成兩岸統一的目標,否則仍必須思考更多的途徑,來尋求問題的和平解決。

誠如習近平所提倡的「心靈契合」,此說堪稱點中了拉近兩岸人民距離的關鍵。重點是,如此的「心靈契合」,自然不可能是單方面的,或單向要求台灣人民向大陸方面看齊,而是基於「求同存異」的精神,透過互相理解,達到互相靠攏的目標。簡言之,倘若北京因馬英九在湖南大學的「不當言論」,而否決了馬英九作為兩岸交流的「橋樑角色」,甚至否決了馬英九「指日可待」的北京行,那麼兩岸要尋求「心靈契合」的努力,將再次迷失方向,不僅「兩岸交流正常化」將大打折扣,和平統一亦因失去方向而無可避免地繼續遙遙無期。

另一方面,如何在卸任後為台海和平繼續作出貢獻,相信也是馬英九方面正在苦苦思索的問題。尤其在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台灣海峽危機未除的當下,馬英九本人能夠扮演的角色,客觀上也份外突出;相信對他本人而言,面對如此的使命感也將是「義不容辭」。

當然,馬英九也知道北京在「利用」他,惟如此「利用」倘不違背馬本人的本意,也與其所抱持的理念並不衝突,那麼雙方是有可能相向而行的。

 

對國民黨的選情是否有利?

值得最後指出的是,今年適值台灣的「大選年」,馬英九穿梭台灣海峽兩岸,究竟是否對仍未放棄「九二共識」的國民黨選情有利,則是另一個北京與馬英九方面需要思考的影響因素。

自從台灣於一九九六年開始實施總統直選以來,過去北京在台灣歷次大選都儼然扮演一定程度的「影武者」角色。相信馬英九剛結束的大陸「祭祖之旅」,也是北京在摸索如何「介入」即將到來的二○二四年台灣總統選舉的過程中,希望藉馬英九的大陸行來觀察其所可能產生對台灣大選的影響。而如此的評估作業相信北京的對台政策圈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儘管馬英九的大陸行涉及兩岸關係尤其是北京對台政策等多重複雜因素,筆者仍然相信經過評估之後,北京仍然會透過與馬方面的進一步溝通與磨合,冀望馬英九繼續擔任未來數年「兩岸橋樑」的積極角色。從如此視角觀之,馬英九下一趟的北京行,也自然是「指日可待」了。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