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事
美國打壓中國和孤立中國的意圖越來越明顯,五月於日本廣島召開的七國首腦會議,亦是美國藉以使用的武器。美國不僅聯合原有的G7打壓中國,而且把中國周邊的韓國、澳洲、菲律賓、印度、越南也邀請入列,故意甩下中國,意圖不言而喻。中國外交部長秦剛五月八日會見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時說:「不能說一套做一套。」他的話是有所指的。僅是美國總統拜登,就有過各種承諾:美國不尋求同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不支持「兩個中國」、不支持「一中一台」、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鈎」、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這些話,中國已無法相信。
秦剛選擇五月八日會見伯恩斯,恐怕也是頗有意味的,因為五月八日是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二十四周年紀念日,相信美國也會意識到「一切盡在不言中」。王毅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其後也在維也納舉行了會晤,但中美之間已難談出誠意。中美關係屢創新低,這個「低」在哪裏,無人知曉。儘管現在中美外交高層在「氣球事件」後又恢復了接觸,但前景不容樂觀。紛擾複雜的國際關係,無法讓人樂觀起來。
五月十三日閉幕的七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儘管在聯合聲明中沒像預期那樣點中國名,也未提及傳言的「經濟脅迫」,但這未必是在對華問題上理性了,有可能是在下一步更大的棋,五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舉行的G7廣島峰會,才是重頭戲。有推測認為,在首腦聲明之外,可能發表「特別針對中國」的附屬文件,重點列出對中國的「經濟脅迫」。
一方面美國意欲把北約模式引入亞洲營造「軍事同盟」,另一方面美國又想把中國周邊國家調動起來搞「經濟脅迫」,這種「雙管齊下」,不可能不讓中國「背有芒刺」。
如此的國際環境,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世界的不安定狀態與日俱增。
「中國人是不吃這一套的」
當下,還有一個危險的因素存在,那就是美國的債務危機。
路透社五月十二日報道:華盛頓關於提高美國政府三十一萬四千億美元債務上限的爭論陷入僵局,全球經濟擔憂加劇。
最後可能如拜登預期,美國債務危機得到解決。然而不斷累加的債務,只會讓美國體格越來越負重難承,影響美國的金融體系。美債的危機,讓美國更想求援中國這個美債第二大股東。耶倫急欲訪華,布林肯也要求來,中國尚未打開大門。
國人猶記,楊潔篪二○二一年在安克雷奇對布林肯講的那句話:「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今年二月四日,自美戰機將中國無人飛艇擊落導致的「氣球事件」後,兩國間便斷了外交高層接觸,顯然也是以行動表明「中國人是不吃這一套的」。美國現在可以把其他國家當做「軟柿子捏」,但是卻無法捏越來越硬氣的中國。美國聯盟其他國家與中國對壘,也就是想把中國跪到軟柿子裏去捏。無疑,金融霸權是美國的根本利益所在。隨着人民幣抓住時機一點點在世界上滲透,更讓美國把中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簡直不除不快,但對中國這個大塊頭,除又不好除掉,就更加劇了歷史上重演過多次的「大國崛起中的戰爭」風險。
「選擇」和「傾斜」
五月十五日,中國派出特使斡旋俄烏衝突。李輝大使作為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奔赴烏克蘭、波蘭、法國、德國和俄羅斯五國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同各方進行溝通。中方特使的出訪順序,把烏克蘭放在第一站,把俄羅斯放在最後一站,或許與當事國有過商量,兼顧到來自西方的壓力和衝突方的需求。
這當口,澤連斯基接連出訪歐洲四國,而俄羅斯則加大了炮火轟擊。過去的一段時間,烏克蘭渲染的對俄羅斯春季大反攻,至今進入夏季仍未能發動起來,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中國能讓他們坐下來談判嗎?中國在這個時候派代表出手,其中蘊藏着怎樣的韜略和深意,外人恐怕一時還琢磨不出或猜測不透。
之前,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對到訪的中國外長秦剛說,中國若在俄烏戰爭中保持中立,就相當於站在侵略者一邊。這位習慣「特立獨行」的女外長,以她自己的邏輯,把「中立」二字給傾斜了。
在美中競爭之際,許多國家面臨「選擇」和「傾斜」。韓國總統尹錫悅就選擇了站到美國一邊,他不僅積極參加日美韓首腦會談,還將跟日本首腦一起造訪「韓國人核爆遇難者慰靈碑」,試圖抹去兩國的歷史仇恨,以便進一步跟日本靠攏。
中國的周邊國家大多被美國籠絡或鉗制,有的是心某情願,有的是被迫為之。
沖繩成為中國拿捏日本的軟肋
作為今年G7輪值主席國的日本,不久前在台灣問題上的表述,讓中國很生氣。「反對中國以武力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台灣地區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諸如此類的話,不僅引得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發表講話警告,而且正在德國訪問的外長秦剛五月十日專門參觀了波茨坦會議舊址,藉此表示,《波茨坦公告》作為《開羅宣言》的充分補充,也被看作是二戰結束以後國際秩序的重要基石。
言外之意當然是敲打日本。從《開羅宣言》到《波茨坦公告》,都規定日本二戰投降後,主權僅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由盟國指定的島嶼。現在的沖繩,是以前的琉球。一九七二年,將琉球群島的控制權交給了日本暫管,美國只保留了軍事權。多年來沖繩百姓對美駐軍十分不滿,美駐軍時常被曝出違法亂紀行為以及遺留的廢棄物危害沖繩生態環境等,沖繩民眾多次集會抗議,但基本無濟於事。無疑,這也給中國留下了作為的空間。秦剛在德國波斯坦表態之後,日本防衛省發布消息稱,解放軍派出兩架轟─6轟炸機,往返東海與西太平洋時,兩次飛越靠近沖繩的宮古海峽上空。
這些日子,中國網絡上有關沖繩不是日本領土的文章和視頻層出不窮。顯而易見,作為回敬,沖繩已成為中國拿捏日本的一個軟肋。沖繩的百姓有意無意間似乎也在做着配合,日本共同社十五日報道,當天上午在美國駐沖繩總領館附近逮捕了一名攜帶疑似爆炸物的女子,警方指控其涉嫌妨礙公務。
中國與美國以及日本的對壘與較量,不會減弱,只會越來越強,因為到了誰也不肯後撤的地步。
人們大惑不解的「退林還耕」
如果在台海或南海發生戰爭,美國可能採取代理人的方式參戰;如果美國認為中國給其帶來了直接威脅,它就可能和中國直接交戰。中國希望加快崛起,顯然不願意打仗,一旦戰爭爆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發展機遇可能由此斷送。但從美國的角度考慮,一旦形勢難以轉圜,挑起與中國的戰爭,不啻為一種押寶。
歷經三年疫情之後,中國經濟在低落中出現復甦,出口的增長數字不是來自西方,而是來自一帶一路國家和東南亞地區。昨天從電視新聞看到,俄羅斯開往中國東北邊境的卡車排着長長的隊伍,源源不斷向中國輸出所需的能源和糧食等。普京以前雖提出過「向東看」,但俄方與中國合作時一直抱着防備之心,現在完全改變了。從亞洲國家已報告的經濟數據來看,日本出口跌幅百分之九,韓國百分之十二,越南百分之十一,印度百分之七,在西方經濟低迷中,亞洲國家的出口基本都是下落,中國出口能夠上升實屬難得。
中國一如既往,靠經濟在世界各地開疆掘土,同時也利用一切時機「挖美國的牆角」,前一段時間推動了沙特和伊朗的握手言和,讓中東與美國漸次拉開距離,隨後又與巴西和阿根廷等拉美國家靠近,「攪動美國的後院」。
中美正通過兩個峰會交鋒:中亞峰會和G7峰會。中國於五月十八日至十九日在陝西西安舉行「中亞峰會」,西方七國於五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在日本廣島舉行「G7峰會」。各自都在尋找合作夥伴,也都要談及地緣安全和經濟貿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五月十五日接受日媒採訪時表示,有意將俄烏衝突和中國增強海洋活動的印太局勢作為G7廣島峰會的議題。
東西兩個世界的對立,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中國最近在國內的一些做法,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對應戰爭的一些準備。比如,「像保護大熊貓那樣保護耕地,嚴防死守十八億畝耕地紅線」又被提上緊要日程。成都等一些城市把周邊修建的園林地帶不惜成本恢復成農耕地,即人們大惑不解的「退林還耕」。
中國現在除了有常常引起爭議的「城管」,最近又新設了頗受關注的「農管」,導致網絡上出現了不少「農管」為保證耕種糧食而摧毀農民其他作物的粗暴行為。
一旦發生戰爭,糧食的自給自足,自然是重中之重。那些農民進城後撂荒的田地,相信是一個龐大的數字,處理好這些耕地更有必要。其實,越是有形勢的壓力,越應讓政策完善落地,畢竟符合法律並贏得民心,才能做好各種準備,達到固本維安的目標。一個大國的崛起,絕不可能一帆風順,路途的暴風驟雨難以避免,能否經得住電閃雷鳴的侵襲,挑戰着中國上下一致的意志。
中國人已久享和平,至少兩代人對戰爭是陌生的。一旦進入戰爭環境,常人難以想像這是一種什麼狀態。最近有個說法,那就是「以核武遏制戰爭」,認為核武的打擊是無差別的,如果美國不想一起毀滅的話,以核武相拼這一招就會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唯有核彈方能制衡不戰。
目前,中美拼的就是定力,最後看誰耗過誰。誰先耗死對方,誰就是贏家。這種劍拔弩張的階段,更考驗各自國內的狀態。哪個政策失着,誘發其國內亂到不可收拾,就有可能敗下陣來。
未來難以預測,時間會給出答案。再過五到十年,老天應該能定奪出一個大致結果。
(作者為本刊特約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