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事
香港電台電視部前編導蔡玉玲(圖)的查冊案,終審法院判她上訴得直,成為香港近期令人振奮的新聞。蔡玉玲堅持求真、求實、求公義的理念,雖然經歷重重波折,終能彰顯公義。不過,人們都在想,一個正常的社會為什麼要無辜惹上官非的人飽受折騰?還要努力證明自己無罪,才能得到安全?而且,即使上訴得直,算是平反了,但已虛耗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在整個事實公義和程序公義上,能否做得更好呢?
市民不想看見輸打贏要的結果
回顧蔡玉玲案,坊間主要關注以下幾點:
一、記者履行新聞界的天職,追查真相,找出涉嫌的有關人士,其實可以幫助官方調查案件;長遠來說,這是秉持社會公義的做法,理應得到支持和鼓勵,但為什麼反過來被控告和定罪?政府和司法系統掌握龐大資源,但怎樣才能恰當使用納稅人的錢?在警方決定拘捕、律政司決定檢控的過程中,是否可以做得更細緻,不要給外界「從政治角度考慮案情」的感覺?
二、運輸署在查冊用途上只列出三個選項:「進行法律程序」、「買賣車輛」、「其他有關交通及運輸的事宜」。但這些選項是否足夠?長期以來,傳媒或第三者選用第三個選項時,都不會被視為犯法,但為什麼蔡玉玲卻被控「虛假陳述」?背後的思考是什麼?適宜說得清清楚楚。
三、最新消息指,蔡玉玲終極勝訴後,運輸署馬上按終審法院的判決精神行事,讓傳媒使用「其他交通事宜」作為查冊理由,這是一大好事。但這種做法日後會否改變?卻是未知之數。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相關部門一定會因應判決內容檢視相關程序」。那麼,是朝那一個方向檢視呢?是想辦法把規定寫得更嚴密,堵塞漏洞,阻止查冊?還是知道信息自由對開放社會的重要性而逐步放寬?市民不想看見輸打贏要的結果,所以當局務必審慎而行。
四、蔡玉玲案引出舉一反三的漣漪效應。各界開始關注,終審法院用較寬鬆的尺度看待新聞和查冊工作,因為這種制度有利於公眾監督;既然這些原則可以應用在新聞查冊之上,為什麼不可以擴展到土地和公司註冊等領域?這些領域都涉及公眾利益的範疇,只要同時採取適當保護個人私隱的措施,就可以平衡各方利害關係。這有待官方研究了。
如何消除寒蟬效應?
五、蔡玉玲雖然終極上訴得直,但官方對她的檢控,已產生一定的寒蟬效應。據業內人士透露,儘管前線記者仍努力不懈,希望透過查冊追查真相,但不少傳媒的管理層已明令下屬,不要再查冊了,以免惹上官非。這個負面效果如何消除?倒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六、談到寒蟬效應,不單在查冊問題上,還在很多敏感以至不敏感的生活層面上體現出來。上月適逢「六四」事件三十四周年,官方認為是敏感日子,採取嚴謹的行動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人卻煞有介事地向電影院溫馨提示,導致戲院取消所有包場電影,連毫無敏感、只是講述香港戲院歷史的電影也受到牽連。
此外,由鍾庭耀負責、享有聲譽的「香港民意研究所」,過去多年來均進行關於「六四」事件的民意調查,但今年完成調查後卻收到「善意的建議」,認為還是不發表為佳。最後,外界無法得知今年有關「六四」的調查結果。市民一般認為,這是「被寒蟬的結果」。
長此下去,「禁區」、「紅線」愈來愈多,不用壓制已可以令人自行收斂。所以坊間出現一句話:(促使)自律比法律更有效。法律,需要官方行動;自律,卻不花官方氣力。不過,這又是現代化社會應有的形態嗎?
七、蔡玉玲被控的罪名是「虛假陳述」,但事件卻隱隱存在別的性質。其中一種傳言是,蔡玉玲的報道「引起和煽動仇恨」,應杜漸防微,以免引發後續影響。
我想,如果此說成立,那就要弄清楚真正的仇恨來源了。我無意在此深入討論,「來源」二字從來是個怪圈,哪一點才是起點?無人能說清楚。倒不如反過來想──這是解決問題的思考圈,每一點都是起點,這樣就容易想出解結的辦法了。
「模糊藝術」是否應該檢討?
八、正當蔡玉玲案終結之時,忽然又有另一宗值得關注的案件──袁靜婷案。這位二十三歲的香港留學日本學生,被控做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涉嫌「引起憎恨或藐視中央及/或香港政府或激起對其離叛」等。她今年三月回港換領身份證時被捕,六月十六日提堂。不過,袁靜婷一方認為大部分被指涉案的帖子不是在香港境內發布的,所以涉及「域外法權」的爭議。由於此案已進入司法程序,外界只能繼續關注此案的結果和延伸的影響。
蔡玉玲事件也被認為包含「煽起仇恨」的因素。官方表示,只是依法行事,沒有政治意圖;但在民間眼中,官方的標準經常變化,答案也像猜謎遊戲。所以,怎樣讓市民清晰知道界線何在?才是官方應該多想的事情。也許,過去有一種「模糊藝術」的想法,讓市民自行拿捏,更能達到無為而治;官方毋須說得透徹,否則將會作繭自縛。幸好,終審法院不模糊,蔡玉玲才能堅持正果。如此說來,「模糊藝術」是否應該檢討呢?
九、除了終審法院的判決恰當之外,最值得肯定的當然是蔡玉玲的堅持了。這也是香港精神的一種體現。近年來,令人無奈、無力、無助、無望的「四無感覺」愈來愈明顯,尤其在年輕人身上更為突出。教育界和社會學者已提出警示:正常的社會強調平衡,而不能讓它失衡!近期發生連串「斬人事件」,不應渲染,但也不能刻意低調。這些事件是社會失衡和失常的典型例子,所以,如何減少社會壓力?已是刻不容緩的事了。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