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事
除了現實中看到的現象以外,互聯網上顯現出了更多的民間情緒。公眾社會中,老百姓的各種不滿在聚集,有時看似不起眼的一個個小事件,便可能引發頗高關注度的民怨,而且幾乎是隔三差五就一浪接着一浪在網上湧動而來。
黃德義私修浮橋事件
最近,最受關注並引起民憤的是吉林白城洮南市村民黃德義私修浮橋收費被當地法院判處尋釁滋事入刑一事。就因村上的原擺渡人未經地方有關部門批准,擅自集資搭建了便於村民過河的浮橋,而且讓村民自願繳費解決建橋成本。不曾想,就因為沒有滿足當地政府的罰款要求和教條法律程序,黃德義連帶十八人分別被判處不等的有期徒刑並獲緩刑。
事件在網上被揭發後,黃德義的行為引起強烈共鳴。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刑法學研究所所長羅翔指出,村民私造浮橋只能採取行政處罰,不能採取刑事治罪,而且手續可以後辦。看看,執法的當地法院,在判決之時就已違法在先了。
隨後《澎湃新聞》報道,吉林浮橋案有「案外案」,當時的主審法官被揭發高考時冒名頂替他人被大學錄取,已被免職。這種弄虛作假、嚴重侵害他人權益的不法之徒,根子上就不正,怎能當法官!究竟他是通過什麼渠道和手段當上法官的?違法人卻堂而皇之執法,這情形簡直成了:壞人當道,好人受難。
多年來,大量司法腐敗和執法者違法犯法的案例層出不窮,不同地區和不同級別的公安局長、法院院長等執法機構主管,被雙規和被逮捕的名單還在不斷更新,甚至有種難以遏制的浩然之勢,真是讓人觸目驚心。
日前的新聞報道揭露,中紀委又出了「內鬼」,五名紀委成員同日官宣落馬。羅翔表示,當權力不受法律約束時,沒有人是安全的,包括執法者在內的每一個人。網友說他是人間清醒,雖然有思想,但又很無奈。
為農村鄉親私修浮橋,若是放在古代,應是大善之舉,被視為仁德義事。可現在一個「尋釁滋事」,隨便就被掌握權力者亂裝入罪,完全不顧及民生所需。「尋釁滋事」被民間認為已成為「口袋罪」,是否違法另當別論,只要不合當權者意,就有可能被肆意戴上此頂帽子。其中不乏一些人利用權力與民爭利的現象,這些人不惜借用司法手段行使「合法報復」的權利。
二○二三的半年間,引起廣泛關注和非議的熱點事件分別有:國企老總與小三在成都公然並肩招搖、江西某學院食堂吃出了老鼠頭卻認定為鴨脖、四川城管暴力對付小商販引起上千百姓圍堵、多地農管不顧農民利益肆意毀壞農作物、不同地方的壯麗自然景觀被圍牆堵上不讓路過者觀看以便坐地收費、在地方債緊張的情況下河南花鉅資給長長的河道貼瓷磚……
沒有信仰 沒有敬畏 沒有底線
網上有小視頻諷刺,過去開玩笑的段子眼下紛紛變成了魔幻現實:給長城貼瓷磚、給黃河裝柵欄、給珠穆朗瑪峰安電梯……為了錢什麼都能做出來。
美國人在街頭採訪路人,問到加拿大的首都,很多人回答不上來;中國人街頭採訪路人,問到是否有信仰,很多人都回答沒信仰。由此可見,美國人的平民教育一塌糊塗,中國人的信仰缺失一片茫然。當這些在街頭被隨機採訪的中國人紛紛表示沒有信仰時,背後折射出的其實是在國家、社會、百姓中潛伏的不可測危機。沒有信仰,就沒有敬畏;沒有敬畏,做事就沒有底線;沒有底線,邪惡就會橫行天下。
中國經濟逐漸下行,今年表現尤其突出,似乎經濟出現了拐點。年輕人的失業率高企,不少家庭的還貸壓力山大,在如此狀況下,公權侵犯私權,社會失去公道,司法正義淪喪,就更加刺激人們的敏感神經。或許最高層也看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今年三月又重新組建了中央社會工作部,這次的首任部長是吳漢聖。
以前延安時期的中央社會部,首任部長是康生。
現在的中央社會部,負責統籌以前的國家信訪局,指導建議徵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基層政權等,還特別把原民政部所屬的城鄉社區治理納入麾下。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有一句話:「鄉村治,百姓安,國家穩。」當下恰恰是縣鄉治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多。從吉林一座橋的建與拆,可看出中國現在鄉縣治理隱憂的嚴重性。當地政府隨意執法,而且是違法性地執法,在執法過程中根本不考慮老百姓的需求。
因修橋收費被判刑的黃德義,拿着身份證對着視頻講述:「我是黃德義,在我沒架橋之前,已經溺亡了二十二位鄉親,在橋拆之後又溺亡了十人,為啥要斷鄉親的道、抓修道的人、判修橋的人?」他的這段視頻,觀看的人數達到了數億,轉發也上千萬,網民一邊倒站在他這一方。如此洶湧民意,比之前的「指鼠為鴨」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此,吉林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隨後發通報稱,黃德義對此前判決不服提出的申訴已經立案,當地政府在壓力下也表示要建一座新橋。
從近期頻繁爆發的社會熱點事件來看,一些地方政府的管理不單是不規範的問題,涉嫌違法和欺瞞的現象也並不罕見。民意不可違,古今皆如此。既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就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能本末倒置。這些不斷爆發出來的社會事件,已經顯現出來一種警示,如果社會不滿情緒到了某個臨界點,難免不爆發動盪和混亂。
形式主義害死人
古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水的蓄積過程中,疏遠勝於堵,政府部門一定要有糾錯的敏感度和主動性。現在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頗有回潮之勢,連一向愛唱讚歌的胡錫進也有了一種危機感,他日前寫道:「我們整個國家整個社會都需要繼續腳踏實地……官方這個時候千萬要與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堅決鬥爭,不能是做做樣子,這種『主義』我們玩不起的。」
縱觀今狀,真正要把「百姓事,無小事」落到實處,實屬艱難。從「官僚型政府」轉為「服務型政府」,動的不是幾根頭髮,而是需要動大手術。只用形式主義的方式修修補補,自然不會把各種漏洞修補到位。是否要下決心動大手術,考驗的是政府壯士斷臂般改進治理的魄力。官員高高在上,與百姓留着距離,不能真正沉入民間,說得多做得相對少,社會輿情爆發後反應滯後,有時甚至漠視—這些疾病,已經到了非敗不可的地步。
近日,有旅居日本的華人記者報道,日本包括東京都政府和千葉縣政府的「機關食堂」都對市民開放,可隨意去用餐。這個開放觀念源自政府大樓是市民之家、公務員的薪水來自市民繳納的稅金的想法,所以市民有權力享用政府食堂。機關食堂沒有政府的任何補貼。我本人在日本期間,也去過一些日本政府的辦公機構,看到市民隨便進出,可以在大堂沙發上任意休息,只要不製造噪音干擾辦公就行。
回觀我們的政府機構,有警衛嚴格把持,百姓不但不能隨便進入,更不可能去機關食堂就餐。中國有一個特色景象:上訪。老百姓不習慣走法律程序,或認為走法律程序無用,所以寄望於上訪解決問題。農村到縣裏上訪,縣裏到市裏上訪,市裏到省裏上訪,最後全國各地的訪民匯聚到北京,以至於北京的國家信訪局門前每日排隊上訪的人都浩浩蕩蕩。
新中國建立之後嚴禁私人辦報,但新媒體興起後,自媒體有了「辦報」的功能。各種信息在網上層出不窮,在帶動監督和輿論沸騰的同時,也為社會不滿情緒打開了突破的缺口。面對如此這般的新情況,如果行政管治還停留在老地方,仍然不能調整到積極面對和努力進取,官與民的現實反差只會越來越大,局面恐怕也就會越來越難以收拾。
固步自封的形式主義害死人,必須要有新的思路、新的動作、新的治理。社會車輪是往前行的,不可逆潮流驅車倒退,否則人民不接受、時代也不接受,最後會付出代價。現在不少老百姓還寄予着期待,這幾天社會上流傳着一個消息:中央將下發通知,不得阻止外地民眾進京上訪,如果再有外地政府攔截來京上訪的人,將會受到刑事懲處。
消息的準確度不得而知,至少這個消息透露出,投告無門的底層民眾對上面還抱着理想性的希望。
多少年來,政府一直在強調「依法治國」,可是「法的觀念」和「法的行為」卻遲遲不能真正落地,始終予人懸在半空之感,這也導致一些官員肆無忌憚地違規違法卻能倖免處罰。在目前社會不滿情緒激盪的狀態下,種種跡象警示着,很有必要抓緊採取切實又有效的措施,讓法律扎實落地,讓正義頂住乾坤,讓「公家」真正姓「公」,讓個人不必憂天。
(作者為本刊特約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