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事
2023-8-30
二〇二三年九月號
大馬州選舉保守派版 圖擴大挫安華(蕭偉基)

馬來西亞於八月十二日舉行六個州的州議會選舉,被視為對執政九個月的首相安華的民意測驗。選舉結果顯示,去年大選時由右翼保守聯盟國民聯盟(國盟)掀起的「綠潮」(因主要成員黨伊斯蘭黨代表色為綠色)版圖進一步擴大,執政中央的安華政府仍然無法取得國內最大族群馬來人(佔人口近七成)的大力支持,未來施政面臨重重考驗。選舉成績也反映馬來人和華人猶如活在平行時空,彼此的關注點大相徑庭。

舉行選舉的六個州是位於東海岸的吉蘭丹(丹州)與登嘉樓(登州)、北部的吉打與檳城,以及中部的雪蘭莪(雪州)與森美蘭(森州),選前丹、登、吉三州由國盟執政,檳、雪、森三州則由安華領導的希望聯盟(希盟)以及盟友國民陣線(國陣)共同執政,選舉結果六州皆未變天,仍然維持兩陣營各執政三州的局面,但議席方面希盟(主要是公正黨)與國陣(巫統)有所減少,國盟議席則大大增加,也擴大地盤,由以往的鄉區向城市地區挺進。在六州總共二百四十五個議席中,國盟取勝一百四十六席,希盟和國陣分別贏得八十和十九席。

 

種族政治大行其道

希盟與國陣雖然在選前叫板國盟,欲從國盟掌政的三州奪取政權,安華也馬不停蹄的前往三州助選,但事與願違,希盟與國陣不僅無法使該三州變天,甚至連原有的一些議席也失去,在登州更出現所有的三十二個議席由國盟橫掃的局面,反映希盟與國陣絲毫無法動搖國盟在那裏的地位。反觀國盟「以鄉村包圍城市」大有斬獲,在中產階級眾多的全國最發達州雪州,國盟贏得逾三分之一議席,打破希盟與國陣在選前的三分之二優勢。

選舉結果也反映大馬種族政治根深蒂固,由伊斯蘭黨和土著團結黨(土團黨)等組成的國盟,大打種族宗教牌,把自己打造成「族群保衛者」的角色,而他們所掌控的丹、登、吉三州,也是馬來人(憲法規定必定是穆斯林)佔大多數的州,比例分別是九成五、九成六和七成七,而由希盟與國陣共同執政的三州則是多元種族州屬,華裔也佔相當比例。

去年全國國會大選結果,希盟贏得八十二席,國盟贏得七十四席,國陣贏得三十席,由於沒有一個聯盟能以過半數(一百一十二席)執政,因此在國家元首的諭令下,原本敵對的希盟與國陣加上其他陣營組成了「團結政府」,國盟成了在野黨。安華領導的希盟成員包括他在一九九九年創立的公正黨、華人為主的老牌政黨民主行動黨,以及由原伊斯蘭黨開明派領袖出走組建的誠信黨。希盟主打多元、開明、包容、中庸,當中選舉成績最好的是獲逾九成華人力挺的民主行動黨。國陣則是大馬老牌政治聯盟,其主幹政黨為馬來人政黨馬來民族統一機構(簡稱巫統),自大馬於一九五七年獨立以來即長期執政,直到二○一八年大選才敗給希盟,造成大馬首次變天。巫統和國陣的衰敗源於前領袖納吉布的貪腐,加上現領袖阿末扎希也是官司纏身,又在黨內排除異己,形象幾近破產,因而被人民唾棄,由國會第一大黨淪為第五大政黨。在這次州選中,以國陣旗幟上陣的巫統共參選一百零八席,只贏了十九席,成績慘不忍睹。巫統基層施壓身兼副首相的黨主席阿末扎希辭職,這也對安華政府形成壓力。

國盟在去年大選中除了猛打種族宗教牌,煽動馬來人情緒,也針對巫統死穴大打清廉牌,並利用TikTok等社交媒體宣傳,大受年輕馬來人社群歡迎,因而接收了不少原來投巫統的選票以及鄉區馬來首投族的選票,取得亮眼成績,估計擄獲約七成的馬來人選票,而伊斯蘭黨更一躍成為國會最大政黨,跌破許多人的眼鏡。

安華和希盟獲華人的力挺,估計有高達九成的華人在選舉中投希盟一票,當中的民主行動黨更是成績斐然,在這次的六州選舉中,該黨在其中四個州共參選四十七個議席,結果四十六席勝選,僅輸掉一席,成為勝選率最高的政黨。但也因為民主行動黨的華人色彩太濃厚,雖標榜多元族群政黨,卻始終打不進馬來人圈子,甚至成為原罪,被國盟妖魔化為「華人奪取馬來人政權」、安華聽命於該黨,削弱馬來人與穆斯林地位云云,乃至自去年新政府成立後與希盟合作的國陣巫統,也被國盟渲染為「馬來人的叛徒」,諸如此類的極右民粹「恐華」言論,進一步打擊希盟與國陣在馬來選區的支持度。國盟執政的三州,雖然經濟發展奇差,貧窮率是全國之冠,而伊斯蘭黨執政三十幾年的丹州更是連清潔用水也無法提供,其領袖更發表人民可以自行挖井取水的荒謬言論,但並不影響當地民眾的支持,一切以宗教種族先行,發展擺一邊。三州也實施不少與普世價值脫節、影響民眾(尤其是非穆斯林)世俗生活的政策,例如禁止開設博彩投注站(此前獲准營業時已是禁穆斯林光顧)、電影院需男女分開坐,乃至干涉民眾穿著,指一位服裝店女東主的短褲過短,因而對其開罰單,以及女理髮師因為替穆斯林男性理髮而遭罰等等,在在增加非穆斯林的恐懼,因而有不少華人紛紛在州選時以「我還要穿短褲」、「今天不進投票站,明天沒有投注站」等口號,呼籲民眾支持希盟與國陣,力抗保守國盟。由於伊斯蘭黨以建立「伊斯蘭國」及實施「伊斯蘭刑法」為終極目標,大部分華人與其他非穆斯林都對其深表恐懼。

 

比拚「保守」不如關心施政

事實上,國盟的「恐華」實屬杞人憂天,因為大馬社會近二十年已日趨伊斯蘭化,加上由於華人等非穆斯林生育率遠低於馬來人,佔人口比例顯然會每況愈下,未來將更不可能「威脅」到馬來人與穆斯林的地位,反而是非馬來人才需要擔心未來本身的世俗生活方式乃至個人權益會否受影響。

由於深知難以獲大部分馬來人支持,安華在一些涉及種族宗教乃至經濟議題上也有如走鋼索,希望既不得罪保守派也不會讓開明派太失望,但如此左支右絀也導致他難以推動太大的改革,一些輿論則憂慮,安華會否為了爭取更多馬來人支持,而競相與國盟比拚保守,則將是國家之悲哀。開明派人民擔心「綠潮」繼續攻城略地,以致下屆大選入主中央,甚至在大選前通過耍手段把安華政府弄垮(國盟領袖聲稱六州選舉是對安華政府的「公投」),國家後患無窮,希望安華政府能以有力有效的施政,例如大力提升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提高人民收入、減輕人民負擔等,提升人民福祉,阻止「綠潮」蔓延。

(作者為本刊特約記者。)